数学
阅读并填空:
如图:根据六年级第二学期学过的用直尺、圆规作线段中点的方法,画出了线段AB的中点C,请说明这种方法正确的理由.
解:连接AE、BE、AF、BF.
在△AEF和△BEF中,
EF=EF(
公共边
公共边
),
AE
AE
=
BE
BE
(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
AF
AF
=
BF
BF
(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
所以△AEF≌△BEF (
SSS
SSS
).
所以∠AEF=∠BEF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又AE=BE,
所以AC=BC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
即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AD=AE.试说明BD=CE的理由.
(2009·本溪)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如果∠BAC=90°,则∠BCE=
90
90
度;
(2)设∠BAC=α,∠BCE=β.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007·宜宾)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BC=90度.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BE=BF,连接AE、EF和
CF.
(1)求证:AE=CF;
(2)若∠CAE=30°,求∠EFC的度数.
(2005·安徽)下面是数学课堂的一个学习片断.阅读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习等腰三角形有关内容后,张老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其余两角”.
同学们经片刻的思考与交流后,李明同学举手讲:“其余两角是30°和120°”;王华同学说:“其余两角是75°和75°”.还有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假如你也在课堂中,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2)通过上面数学问题的讨论,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话表示)
(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
(2000·绍兴)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腰AB,AC的长分别是方程x
2
-2x+k=0的两根,求k的值及底边BC的取值范围.
(2012·永春县模拟)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75°,则∠A=
30
30
度.
(2009·怀柔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CD⊥AB于点D,BE⊥AC于点E,BE与CD交于点F.试写出图中所有全等的三角形,并选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1)不等式x-2>0的解是
x>2
x>2
.
(2)△ABC中,AB=AC,∠A=80°,则∠B=
50°
50°
.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68278
68280
68282
68284
68286
68288
68289
68291
68293
6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