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3·安顺)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图三种做功情况(设滑轮规格相同),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
丙
丙
图.若钩码(m=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
0.49J
0.49J
,由此可判断出
甲
甲
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2011·朝阳区二模)学校抗震楼体加固进了一批水泥,现需要把水泥运到离地面2m高的平台上,同学们根据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分组设计了两种可行的简单机械的组合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已知OA>OB).对照两种装置,除了比较省力因素以外,在选用时还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原因是
机械效率,因为效率越高时额外功少
机械效率,因为效率越高时额外功少
.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移动救援抗震突击队迅速向灾区集结,他们密切配合、并肩作战,打响一场惊心动魄的通信生命线捍卫战!如图所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如果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沿竖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4500N,试求:
(1)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多大?
用一只动滑轮匀速提起800N的重物.若动滑轮重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所用的拉力F=
500
500
N;如果用它提起更重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增大
(增大/减小/不变).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3
3
个,其中动滑轮有
2
2
个.
(2)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5%
62.5%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于
大于
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不能
不能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①
实验次数太少,偶然性较大
实验次数太少,偶然性较大
;②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有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滑轮的重有关
.
如图,同一个滑轮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装,若两次提起的物重相同,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两者的机械效率的关系是η
甲
=
=
η
乙
,使用甲的优点是
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使用乙的优点是
更省力
更省力
.
(2013·莱芜)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搬上高台,放学回家的小勇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同样的重物推到了高台上.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道外区二模)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重远小于物体重),用图中的装置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
甲
、η
乙
,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
、F
乙
.则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
(2013·鞍山模拟)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2012·本溪)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4s内把重为45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89316
89317
89319
89321
89323
89325
89327
89329
89331
8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