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移动救援抗震突击队迅速向灾区集结,他们密切配合、并肩作战,打响一场惊心动魄的通信生命线捍卫战!如图所示,在通讯线路的抢修现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3m高的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若每箱设备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在安全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如果起重机同时将两箱设备沿竖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时,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为4500N,试求:
(1)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
解:(1)对箱子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
=Gh=2×4000N×3m=2.4×10
4
J;
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
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4500N×6m=2.7×10
4
J;
机械效率:η=
W
有用
W
总
=
2.4×1
0
4
J
2.7×1
0
4
J
=88.9%;
(2)拉力移动的速度:
v=2v′=2×0.1m/s=0.2m/s,
拉力的功率:P=
W
总
t
=
Fs
t
=Fv=4500N×0.2m/s=900W.
答:(1)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为88.9%;
(2)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900W.
解:(1)对箱子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
=Gh=2×4000N×3m=2.4×10
4
J;
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
拉力做的总功:W
总
=Fs=4500N×6m=2.7×10
4
J;
机械效率:η=
W
有用
W
总
=
2.4×1
0
4
J
2.7×1
0
4
J
=88.9%;
(2)拉力移动的速度:
v=2v′=2×0.1m/s=0.2m/s,
拉力的功率:P=
W
总
t
=
Fs
t
=Fv=4500N×0.2m/s=900W.
答:(1)动滑轮在提升这箱设备时的机械效率为88.9%;
(2)动滑轮上钢绳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900W.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率的计算.
(1)已知两箱设备总重和提升高度可求做的有用功;已知滑轮组由2股绳子承担,可求拉力的距离s=2h,从而求出总功W
总
=Fs,有用功除以总功就是机械效率;
(2)根据动滑轮的特点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v=2v′,已知提升两箱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根据公式P=
W
总
t
=
Fs
t
=Fv可求拉力的功率.
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考查面较广,难点是根据动滑轮绳子的股数求拉力移动的速度和功率公式的变形应用.
计算题;压轴题;功和能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10·自贡)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
1
;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
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2006·韶关)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
1
、G
2
提高相同高度( )
(2013·武汉模拟)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拉细绳的力F大小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上升的距离也相等,绳重及摩擦不计,滑轮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甲的有用功为W
甲
,机械效率为η
甲
,拉力的功率为P
甲
;乙的有用功为W
乙
,机械效率为η
乙
,拉力的功率为P
乙
.比较甲、乙两个装置可知( )
(2012·香坊区二模)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
定
、η
动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