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2·三明)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
(1)如图①,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
n
2
+1
n
2
+1
,求两个正方形并排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n个呢
?
(2)根据图②,求证△BCE∽△BED;
(3)由图③,在下列所给的三个结论中,通过合情推理选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加以证明,1.∠BEC+∠BDE=45°;⒉∠BEC+∠BED=45°;⒊∠BEC+∠DFE=45°
注意:你完成整张试卷全部试题的解答后,如果还有时间在图③中发现新的结论(不准添加辅助线和其它字母)并加以证明,将酌情加1~3分.
答案
n
2
+1
解:(1)由勾股定理知,在第一个图形中,对角线长=
2
=
1
2
+1
,
第二个图形中,对角线长=
5
=
2
2
+1
,
第三个图形中,对角线长=
10
=
3
2
+1
,
所以第n个图形中,对角线长=
n
2
+1
;
(2)在△BCE中,BC=1,BE=
2
,EC=
5
,
在△BED中,BE=
2
,BD=2,ED=
10
,
所以
BE
BC
=
BD
BE
=
ED
EC
=
2
,
∴△BCE∽△BED;
(3)选取③,
∵CD∥EF,且CE=DF,
∴四边形CEFD为等腰梯形,
∴∠DFE=∠CEF,
∴∠BEC+∠DFE=∠BEC+∠CEF=45°.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主要是根据勾股定理寻找规律,容易在数据中找到正确结论;
(2)在每个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易求出每条边的长度,可利用三组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来判定;
(3)欲证∠BEC+∠DFE=45°,在本题中等于45°的角有两个,即∠AEB和∠BEF,所以在证明第三个结论时,需把这两个角想法转移到已知的一个角中去,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的判定、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压轴题.
找相似题
(2013·贵阳)如图,M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定点,过M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样的直线共有( )
(2012·徐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的中点,点F在BC上,且FC=
1
4
BC.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2012·牡丹江)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的直线与对角线AC、边AD分别交于点E和F.过点E作EG∥BC,交AB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
(2011·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1·无锡)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0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