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已知△ABC中,AB=17cm,BC=30cm,BC边上的中线AD=8cm.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
证明:∵BC=30cm,BC边上的中线为AD,
∴BD=CD=15cm
∵AB=17cm,BD=15cm,AD=8cm
∴AB
2
=289,
BD
2
+AD
2
=225+64=289,
∴AB
2
=BD
2
+AD
2
,
∴AD⊥BC
∵BD=CD,
∴AC=AB,
∴△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BC=30cm,BC边上的中线为AD,
∴BD=CD=15cm
∵AB=17cm,BD=15cm,AD=8cm
∴AB
2
=289,
BD
2
+AD
2
=225+64=289,
∴AB
2
=BD
2
+AD
2
,
∴AD⊥BC
∵BD=CD,
∴AC=AB,
∴△ABC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由已知可得B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AD⊥BC,从而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此时可证AB=AC,即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及运用.
证明题.
找相似题
如图,分别以三角形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如果较小的两个半圆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半圆面积,则这个三角形为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c
2
-a
2
-b
2
|+(a-b)
2
=0,则△ABC的形状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
已知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是1.5cm和3.5cm,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3cm和4cm,则此梯形的面积是
6
6
cm
2
.
如图,P是等边△ABC内一点,且PA=5,PC=12,PB=13,若△AP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得到△AP
1
C,则∠AP
1
C=
150°
150°
.
已知△ABC中,AB=10,AC=6,BC=8,若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OG⊥AB于G,则AG的长度为
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