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增强,中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经实验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一位教师为了达到最好的上课效果,准备课前复习,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至少达到30时,开始上新课,问他应该复习多长时间?
(2)如果(1)的这位教师本节新课内容需要22分钟,为了使学生的听课效果最好,问这位教师能否在学生听课效果最好时,讲完新课内容?
答案
解:(1)设DA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x≠0)
∵y=kx+b过(0,20),(10,40)
∴
b=20
10k+b=40
∴
b=20
k=2
∴y=2x+20(0≤x≤10);
当y=30时,30=2x+20
∴x=5;
答:他应该复习5分钟;
(2)设BC的函数关系式y=
k
1
x
(k
1
≠0)(21≤x≤45)
∵过B(21,40)
∴40=
k
1
21
,
∴K
1
=840,
∴y=
840
x
(21≤x≤45)
当x=30时
y=
840
30
=28
28-5=23
∵23>22
∴这位老师能在学生听课效果最好时讲完新课内容.
解:(1)设DA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x≠0)
∵y=kx+b过(0,20),(10,40)
∴
b=20
10k+b=40
∴
b=20
k=2
∴y=2x+20(0≤x≤10);
当y=30时,30=2x+20
∴x=5;
答:他应该复习5分钟;
(2)设BC的函数关系式y=
k
1
x
(k
1
≠0)(21≤x≤45)
∵过B(21,40)
∴40=
k
1
21
,
∴K
1
=840,
∴y=
840
x
(21≤x≤45)
当x=30时
y=
840
30
=28
28-5=23
∵23>22
∴这位老师能在学生听课效果最好时讲完新课内容.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由两点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再求出y=30时,复习时间x的值;
(2)将B(21,40)代入BC的函数关系式y=
k
1
x
中,求K
1
的值,得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求出当x=30时,函数y的值,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函数解析式的运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利用所求解析式解答实际问题.
找相似题
(2013·湘潭)如图,点P(-3,2)是反比例函数
y=
k
x
(k≠0)的图象上一点,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2013·抚顺)如图,等边△OAB的边OB在x轴的负半轴上,双曲线
y=
k
x
过OA的中点,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4,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
(2012·内江)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 )
(2011·邵阳)已知点(1,1)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为常数,k≠0)的图象上,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2011·葫芦岛)如图,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其中的三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不在这个图象上的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