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从点A引两条射线·
1
,·
2
,分别过点B、D作·
1
,·
2
的垂线,垂足为B
1
,B
2
,D
1
,D
2
,连接B
1
B
2
、D
1
D
2
.试探求B
1
B
2
与D
1
D
2
之间数量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上连接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无限重复同一过程,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第一个正方形与第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S
1
,第二个正方形与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S
2
,…,第n个正方形与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S
n
.
(1)求出S
1
、S
2
、S
3
、S
4
.
(2)总结出S
n
与S
n-1
的关系,并猜想出S
n
与n的关系.
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P是BC边上一点,E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PF⊥AP与∠DCE的平分线CF交于点F.AF与CD交于点G.
(1)求证:AP=PF;
(2)若AP=AG,试说明PG与C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求△APG的面积.
(2010·普陀区一模)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6,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与A、B不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与BC相交于点D,以点D为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在△ABC内作正方形DEFG,其中D、E在BC上,F在AC上,
(1)设BP的长为x,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y,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2)当BP=2时,求CF的长;
(3)△GDP是否可能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B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08·晋江市质检)如图1,在6×8的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动点P、Q分别从点F、A出发向右移动,点P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P运动到点E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
(1)请在6×8的网格纸中画出运动时间t为2秒时的线段PQ;
(2)如图2,动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PQ能否垂直于BF?请说明理由;
(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PQB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相应的运动时间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边上的一点,连接DE,过A作AF⊥DE于F,过C作CG⊥DE于G.已知AF=1,CG=2,求正方形的边长.
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AB=8,点E,F分别是线段AD,CD上的动点(与AD,CD的交点不重合),且AE=a,CF=b.
(1)求正方形ABCD的周长;
(2)若四边形EOFD的面积为10,求代数式(a-b)
2
+4(a-1)(b-1)的值.
(3)当OE⊥OF时,求证:EF
2
=a
2
+b
2
.
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外的一点,EA=ED,线段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F,
(1)如图1,当BF=EF时,线段AF与D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当△EAD为等边三角形时,写出线段AF、BF、EF之间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1,连接对角线AC.
(1)求对角线AC的长;
(2)将正方形ABCD沿AE折叠后,使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求EF的长.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长方形AEFD的长AE为b,
(1)用代数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求当a=5cm,b=7cm时,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一页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8806
118808
118810
118812
118815
118817
118819
118821
118823
1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