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潜水艇是利用浮沉条件的原理设计的.潜水艇是通过
改变自身的重力
改变自身的重力
来控制浮沉.
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不变
不变
.
轮船是根据
漂浮的条件F
浮
=G
漂浮的条件F
浮
=G
制成的.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它是靠改变
自身重力
自身重力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热气球是靠加热球内的空气,使其密度
减小
减小
,相当于充入了
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的气体,当F
浮
大于
大于
G时就升空了,若需要下降则要
停止加热
停止加热
,这时,球内空气的密度
变大
变大
,当F
浮
小于
小于
G时就下降了.
(2013·泸州)如图所示是一艘海事打捞船正在打捞一沉入海底的物体,乙图是钢绳将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的简化示意图,物体从海底被提升到离开海面一定距离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均保持不变,从提升物体开始经过时间120s后物体刚好全部出水,已知物体的体积V=2m
3
,密度ρ=3×10
3
kg/m
3
,已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功率P=40KW,(忽略水的阻力和钢绳重量,海水的密度取ρ
水
=1.0×10
3
kg/m
3
,g取10N/kg)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拉力;
(2)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功率;
(3)打捞处海水对海底的压强.
(2007·绍兴)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正在进行的一些科学实验情景,请对图中的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
(1)图甲:迅速击打硬纸片,原静止在纸片上的鸡蛋落入杯中,说明鸡蛋具有
惯性
惯性
;
(2)图乙: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
浮力
浮力
作用.
(2012·海陵区二模)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中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70
70
cm
3
;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
2.5×10
3
2.5×10
3
kg/m
3
;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质量时,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指针右偏;减少后,指针又左偏.这时应该
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
.
(4)小明后来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只需两次测量.第一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矿石的
重力
重力
,应用字母
G
G
表示;第二次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
G
ρ
水
G-F
G
ρ
水
G-F
.
(2012·奉贤区一模)在装满水的杯中轻轻放入一个重为9.8牛、体积为2×10
-3
米
3
的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9.8
9.8
牛,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1×10
-3
1×10
-3
米
3
,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10·思明区一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100cm
2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0N的物块,现将物块浸没水中,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20cm(g=10N/g).求:
(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2)物块的密度;
(3)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009·松北区二模)一艘满载轮船的排水量是7×10
3
t,轮船自重为2.5×10
7
N,则该船满载时在河水中受的浮力是
7×10
7
7×10
7
N,所装货物重为
2.5×10
7
2.5×10
7
N.(g=10N/kg)
体积为120cm
3
一块固体,重1.8N,放在密度为1.1×10
3
kg/m
3
的盐水中.
(1)求此固体的密度;
(2)当固体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求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取g=10N/kg)
第一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5450
75452
75454
75456
75459
75461
75462
75464
75466
7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