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7·崇安区一模)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要在长4米,宽3.5米的一块矩形地面上植树苗,要求株距为1米,并且假设边界上可以种树,请问应怎样排列,可使所植树苗最多?”
很快小丽设计出了一种方案(如图1),但爱动脑筋的小明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案,所植树苗可比她更多…”
解答下列问题:
①填空:小丽的方案可植树苗
20
20
棵.
②请你把小明同学说的方案设计出来(在备用的图2中画出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答案
20
解:①20(2分);
②画图(2分):如右图所示.说理(3分):
通过计算求得第一横排到第五横排的距离为2
3
米(2分)
因为2
3
米≈3.464米<3.5米,所以如右图这样植树苗时第五横排的树苗没有超出边界,
且这样植树苗的数量(23)超过小丽的方案中的植树苗的数量(20).(3分)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①根据设计方案得出植树的棵数;
②通过计算求得第一横排到第五横排的距离得出,植树苗时第五横排的树苗没有超出边界,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根据已知得出第一横排到第五横排的距离进而利用数据比值得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找相似题
如图:某山区有三个村庄A、B、C,现在要建一座希望小学,使三个村庄的孩子上学所走的路程一样,学校的位置应选在( )
如图,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某地要在三条公路经过的平地上修建一个物资仓库.仓库计划建在3号公路上,要使仓库到1、2号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修建仓库的地点有( )
如图,三条公路两两相交,某物流公司现要修建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的距离相等,这个货物中转站可选择的位置共有( )个.
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是( )
如图,一块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钢板的一角被割去一个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一条直线把这块钢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这样的直线有(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