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一架梯子AB斜靠在墙上,其底端B离开墙角C距离BC=3米,此时顶端的高度AC=4米.
(1)若要使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需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多少米?
(2)为了防止梯子下滑,保证安全,小强用一根绳子连接在墙角C与梯子的中点D处,你认为这样效果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青果学院解:(1)∵AC=4米,BC=3米
∴AB=
42+32
=5米
若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则A′C=4.8米,AB=A′B′=5米
∴CB′=
52-(4.8)2
=1.4米
∴BB′=CB-CB′=3-1.4=1.6米
∴需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1.6米

(2)答:并不稳当,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梯子若下滑,斜边为梯子的长度不变,所以绳子的长度不变,并不拉伸,对梯子无拉力作用
青果学院解:(1)∵AC=4米,BC=3米
∴AB=
42+32
=5米
若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则A′C=4.8米,AB=A′B′=5米
∴CB′=
52-(4.8)2
=1.4米
∴BB′=CB-CB′=3-1.4=1.6米
∴需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1.6米

(2)答:并不稳当,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梯子若下滑,斜边为梯子的长度不变,所以绳子的长度不变,并不拉伸,对梯子无拉力作用
考点梳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由已知数据和勾股定理可求出梯子AB的长度,要使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则A′C=4,8米,又梯子的长度不变,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B的值即可求出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多少米;
(2)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斜边为梯子的长度不变,所以绳子的长度不变,并不拉伸,对梯子无拉力作用.
本题考查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