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已知:点P是等边△ABC内任意一点,它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h
1
、h
2
、h
3
,且满足h
1
+h
2
+h
3
=6,则S
△ABC
=
12
3
12
3
.
答案
12
3
解:如图,在等边△ABC中,AB=BC=AC,
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则BD=CD=
1
2
BC=
1
2
AB,
∵S
△ABC
=
1
2
AB·h
1
+
1
2
BC·h
2
+
1
2
AC·h
3
=
1
2
BC·AD,
∴AD=h
1
+h
2
+h
3
=6,
在Rt△ABD中,AB
2
=BD
2
+AD
2
,
即AB
2
=(
1
2
AB)
2
+6
2
,
AB=4
3
,
∴S
△ABC
=
1
2
BC·AD=
1
2
×4
3
×6=12
3
.
故答案为:12
3
.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高等于6,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高、底边的一半以及一条边长构成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求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求出等边三角形的高线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计算题.
找相似题
如图,△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E点,使CE=CD.
求:(1)CE的长;(2)∠E的度数.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
(1)设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恒成立的结论有
①②③⑤
①②③⑤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2)在你认为恒成立的结论中选一个加以证明.
如图,在等边△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点E在AC边上,且∠EDC=15°.
(1)试说明直线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2)△ADE是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
如图,点M,N分别是等边△ABC边AB,CA的延长线上的点,D为△ABC外一点,且∠MDN=60°,∠BDC=120°,BD=DC.
求证:NC=BM+MN.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DE∥BC,延长BC到F,使CF=AD,连接DF交AC于P.
(1)求证:EP=CP;
(2)若△ABC的边长为a,CF长为b,且a、b满足
(a-5
)
2
+
b-3
=0
,求CP长;
(3)若△ABC的边长为5,设CF=x,CP=y,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