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9·荆州)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长是( )
(2009·衡阳)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折痕为DG,则AG的长为( )
(2009·达州)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2008·清远)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已知BC=8,AC=6,则斜边AB上的高是( )
(2007·台湾)以下是甲、乙两人证明
15
+
8
≠
15+8
的过程:
(甲)因为
15
>
9
=3,
8
>
4
=2,所以
15
+
8
>3+2=5
且
15+8
=
23
<
25
=5
所以
15
+
8
>5>
15+8
故
15
+
8
≠
15+8
(乙)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股长分别为
15
、
8
利用商高(勾股)定理(
15
)
2
+(
8
)
2
=15+8
得斜边长为
15+8
因为
15+8
、
15
、
8
为此三角形的三边长
所以
15
+
8
>
15+8
故
15
+
8
≠
15+8
对于两人的证法,下列哪一个判断是正确的( )
(2006·鄂尔多斯)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DC∥AB,BC=3,DC=4,AD=5.动点P从B点出发,由B--C--D--A沿边运动,则△ABP的最大面积为( )
(2004·枣庄)如图,直线MN和EF相交于点O,∠EON=60°,AO=2m,∠AOE=20°.设点A关于EF的对称点是B,点B关于MN的对称点是C,则A、C的距离为( )
(2004·广州)如图,在△ABC中,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
(2003·山东)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
2
的值为( )
(2002·陕西)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78760
1378762
1378765
1378767
1378769
1378770
1378772
1378775
1378777
137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