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一次函数
y=-
3
4
x+6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点(如图),AE平分∠BAO,交x轴于点E.
(1)求点B的坐标;
(2)求直线AE的表达式;
(3)过点B作BF⊥AE,垂足为F,连接OF,试判断△OFB的形状,并求△OFB的面积.
(4)若将已知条件“AE平分∠BAO,交x轴于点E”改变为“点E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O、B重合)”,过点B作BF⊥AE,垂足为F.设OE=x,BF=y,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根据指令[S,Q],(S≥0,0<Q<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
逆时针旋转角度Q,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现在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轴正方向.
问:(1)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
2
,45°
2
,45°
],机器人移动到点A(1,1);
(2)若机器人在A点的位置,给机器人下达[2
2
,90°]的指令后,机器人移动到点B(
-1,3
-1,3
);
(3)若机器人从B点出发,移动到x轴上一点P,再继续移动到A点,要使移动的距离最短,求P点坐标.
如图,△ABC中,∠C=Rt∠,AB=10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
(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008·房山区一模)如图,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OA=OB=1,经过原点O的直线l交线段AB于点C,过C作OC的垂线,与直线x=1相交于点P,现将直线L绕O点旋转,使交点C从A向B运动,但C点必须在第一象限内,并记AC的长为t,分析此图后,对下列问题作出探究:
(1)当△AOC和△BCP全等时,求出t的值;
(2)通过动手测量线段OC和CP的长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
(3)①设点P的坐标为(1,b),试写出b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和变量t的取值范围.
②求出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
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0,6),且平行于直线y=-2x.
(1)求k、b的值;
(2)如果这条直线经过点P(m,2),求m的值;
(3)写出表示直线OP的函数解析式;
(4)求由直线y=kx+b,直线OP与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已知直线y=x+a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直线y=-2x+8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AO:CO=7:8(O是坐标原点),两条直线交于点P.
(1)求a的值及点P的坐标;
(2)求四边形AOBP的面积S.
在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1,
3
)
,将线段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
到线段OB.
(1)求B点的坐标;
(2)除了可以由线段OA旋转变换得到OB以外,还能不能由线段OA作轴对称变换得到OB?若能由轴对称变换得到,请求出该对称轴的解析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直线AB与直线y=ax交于点A,A点横坐标为2,B点在Y轴上,∠AOX=60°,△ABO的面积为1.
(1)求a的值,(2)求直线AB的解析式.
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
y=-
1
2
x+b
交折线OAB于点E.
(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
1
A
1
B
1
C
1
,DE=
5
,试探究四边形O
1
A
1
B
1
C
1
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已知a是实数,函数y=(a
2
-1)x+a(-1≤x≤1),若|a|≤1,求证:|y|≤
5
4
.
第一页
上一页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52188
1352190
1352194
1352196
1352199
1352201
1352203
1352205
1352208
13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