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A与⊙B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5,⊙A的半径为2,则⊙B的半径为
3或7
3或7
.
半径分别为4和6的⊙O和⊙O′外离,并且圆心距OO′=20,则两条内切公切线所夹的锐角是
60°
60°
度.
(2011·乌鲁木齐)如图,在△ABC中,∠B=90°,AB=6米,BC=8米,动点P以2米/秒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米/秒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2.5秒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写出t的值;
(3)以P为圆心,PA为半径的圆与以Q为圆心,QC为半径的圆相切时,求出t的值.
(2009·茂名)如图,在Rt△ABC中,∠BAC=90°,∠C=60°,BC=2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与点B、C不
重合),过动点P作PD∥BA交AC于点D.
(1)若△ABC与△DAP相似,则∠APD是多少度?
(2)试问:当PC等于多少时,△AP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若以线段AC为直径的圆和以线段BP为直径的圆相外切,求线段BP的长.
(2007·黄冈)张宇同学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地球、火星的运行轨道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以太阳为圆的两个同心圆,且这两个同心圆在同一平面上(如图所示).由于地球和火星的运行速度不同,所以二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当地球、太阳和火星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太阳位于地球、火星中间时,称为“合”;当地球、太阳和火星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于太阳与火星中间时,称为“冲”.另外,从地球上看火星与太阳,当两条视线互相垂直时,分别称为“东方照”和“西方照”.已知地球距太阳15(千万千米),火星距太阳20.5(千万千米).
(1)分别求“合”、“冲”、“东方照”、“西方照”时,地球与火星的距离(结果保留准确值);
(2)如果从地球上发射宇宙飞船登上火星,为了节省燃料,应选择在什么位置时发射较好,说明
你的理由.
(注:从地球上看火星,火星在地球左、右两侧时分别叫做“东方照”、“西方照”.)
(2005·辽宁)如图,⊙C经过坐标原点O,分别交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于点B、A,点B的坐标为(4
3
,0),点M在⊙C上,并且∠BMO=120度.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点P是⊙C上的点,过点P作⊙C的切线PN,若∠NPB=30°,求点P的坐标;
(3)若点D是⊙C上任意一点,以B为圆心,BD为半径作⊙B,并且BD的长为正整数.
①问这样的圆有几个?它们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②在这些圆中,是否存在与⊙C所交的弧(指⊙B上的一条弧)为90°的弧,若存在,请给
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4·徐州)如图,⊙O
1
与⊙O
2
相交于点A、B,顺次连接O
1
、A、O
2
、B四点,得四边形O
1
AO
2
B.
(1)根据我们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时所获得的经验,探求图中的四边形有哪些性质(用文字语言写出4条性质)
性质1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
性质2
有两组邻边相等
有两组邻边相等
;
性质3
对角相等
对角相等
;
性质4
AB被O
1
O
2
垂直平分
AB被O
1
O
2
垂直平分
.
(2)设⊙O
1
的半径为R,⊙O
2
的半径为r(R>r),O
1
,O
2
的距离为d.当d变化时,四边形O
1
AO
2
B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要使四边形O
1
AO
2
B是凸四边形(把四边形的任一边向两方延长,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同一旁的四边形).则d的取值范围是
R
2
-
r
2
<d<R+r
R
2
-
r
2
<d<R+r
.
(2004·南京)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P从A开始沿折线A-B-C-D以4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
(2)如图,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cm,那么t为何值时,⊙P和⊙Q外切.
(2002·绍兴)如图,⊙O的直径AB=6,弦CD⊥AB于H(AH<HB),⊙O′分别切⊙O,AB,CD于点E,F,G.
(1)已知CH=
2
2
,求cosA的值;
(2)当AF·FB=AF+FB时,求EF的长;
(3)设BC=m,⊙O′的半径为n,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n.
(2001·乌鲁木齐)我们曾经证过《几何》第三册第145页练习第2题,即:
已知:如图1,⊙O
1
与⊙O
2
相切于点T,直线AB、CD经过点T,交⊙O
1
于点A、C,交⊙O
2
与点B、D,
求证:AC∥BD;
若将条件中的“⊙O
1
与⊙O
2
相切”变为“⊙O
1
与⊙O
2
相交”(如图2
所示)其它条件不变,AC∥BD是否还成立,并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20445
1220447
1220449
1220452
1220455
1220457
1220458
1220461
1220463
122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