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为AD的三等分点,且AE=
1
3
AD,G为DC上一点,且DG:GC=2:7,那么BE与EG垂直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图,正方形ABCD(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CF=1.
(1)若E为BC的中点,请你证明△AEF是直角三角形;
(2)若∠AFE=90°,求CE的值.
如图①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放置了一个正方形ABCD.
(1)应用割补法计算正方形ABCD的面积,并写出边长AB的长度;
(2)在图②中,请画出面积为13的正方形EFGH,并写出线段EF的长度.
附加题: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程中曾经接确过“弦图”,“弦图”是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你能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画出弦图吗?相信你肯定会了;那么请你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相信自己肯定能行!
(1)试用边长分别为1 cm和2 cm的2个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并画出示意图.
(2)下图是由5个相邻的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试把它剪成一个正方形,画出示意图.
(3)请把一个宽为2,长为6.5的矩形纸片,剪拼成一个正方形,画出示意图.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E=90°,点B、E、F按逆时针顺序),P为DE的中点,连接PC、PF.
(1)如图(1),E点在边BC上,则线段PC、PF的数量关系为
相等
相等
,位置关系为
垂直
垂直
(不需要证明).
(2)如图(2),将△BEF绕B点顺时针旋转α°(0<α<45),则线段PC、P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3)如图(3),E点旋转到图中的位置,其它条件不变,完成图(3),则线段PC、P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要证明.
(1)如图(1),点M,N分别在等边△ABC的BC,AC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性:
①若将题(1)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1)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如图2)
③若将题(1)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ABC的BC,AC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如图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①
是
是
;②
是
是
;③
否
否
.并对②,③的判断,选择其中的一个给出证明.
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F⊥CD于点
F,作PE⊥PB交直线CD于点E,设PA=x,S
△PCE
=y,
(1)求证:DF=EF;
(2)当点P在线段AO上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EC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够,请直接写出PA的长;如果不能,请简单说明理由.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PE⊥BC,PF⊥CD,垂足分别为E、F,试判断EF与A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E为正方形ABCD外一点,且△ADE为等边三角形,试求∠CEB的度数.
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DB交于点O,E是CD边上一点,AE与对角线DB交于点M,连接CM.
(1)如图,点F是线段CB上一点,AF与DB交于点N,连接CN.若∠CME=30°,∠CNF=50°.求:∠EAF的度数;
(2)若点F′是CB延长线上一点,AF′与DB的延长线交于点N′,连接CN′.如果∠CME=α,∠CN′F′=β,请用含有α、β的代数式表示∠EAF′的度数:
90°+
α-β
2
90°+
α-β
2
.(第(2)问只需填写结论,不要求证明过程).
第一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42841
1242843
1242845
1242847
1242850
1242852
1242853
1242855
1242857
124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