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已知△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
1
B
1
C
1
,点A与A
1
,点B与B
1
,点C与C
1
分别是对应点,观察各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点A与A
1
,点B与B
1
,点C与C
1
的坐标;
(2)若点P(2x,2y)通过上述的平移规律平移得到的对应点为Q(y,x),求x、y的值.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7,1),C(4,5).
(1)如果将△ABC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
B
1
C
1
,则A
1
的坐标为
(2,1)
(2,1)
;B
1
的坐标为
(9,2)
(9,2)
;
(2)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
△A′B′C′是△ABC平移后得到的,已知△ABC三顶点坐标为A(-2,3),B(-4,-1),C(2,0),经过平移后A′的坐标为(3,6),求相应的B′,C′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某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增加2个单位,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 )
将点P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
1
2
,-5),则点P的坐标为( )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
(2011·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
(-2,0)
(-2,0)
.
(2010·泰安)如图,△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若△ABC上一点M的坐标为(m,n),那么M点的
对应点M’的坐标为
(m+4,n+2)
(m+4,n+2)
.
(2010·庆阳)将点P(-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P′,则P′的坐标是
(1,3)
(1,3)
.
(2008·新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
1
B
1
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1),若A
1
的坐标为(3,4),则B
1
的坐标为
(2,2)
(2,2)
.
第一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00289
1200292
1200293
1200296
1200299
1200303
1200305
1200308
1200310
1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