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南宁)如图,△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1,3),B(-1,1),C(-3,2).
(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
1
B
1
C
1
;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
1
B
1
C
1
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
2
B
2
C
2
,请在第三象限内画出△A
2
B
2
C
2
,并求出S
△A1B1C1
:S
△A2B2C2
的值.
(2013·郴州)在图示的方格纸中
(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
1
B
1
C
1
;
(2)说明△A
2
B
2
C
2
是由△A
1
B
1
C
1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2011·昭通)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
-1,1),C(-1,3).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
1
B
1
C
1
,并写出点C
1
的坐标;
(2)画出△ABC绕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A
2
B
2
C
2
,并求出C所走过的路径的长.
(2011·清远)△ABC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
(1)△A
1
B
1
C
1
与△ABC关于纵轴(y轴)对称,请你在图中画出△A
1
B
1
C
1
;
(2)将△ABC向下平移8个单位后得到△A
2
B
2
C
2
,请你在图中画出△A
2
B
2
C
2
.
(2010·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1),C(-1,3).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
1
B
1
C
1
,并写出点C
1
的坐标;
(2)画出△ABC绕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
2
B
2
C
2
,并写出点C
2
的坐标;
(3)将△A
2
B
2
C
2
平移得到△A
3
B
3
C
3
,使点A
2
的对应点是A
3
,点B
2
的对应点是B
3
,点C
2
的对应点是C
3
(4,-1),在坐标系中画出△A
3
B
3
C
3
,并写出点A
3
,B
3
的坐标.
(2010·庆阳)图①、图②均为7×6的正方形网格,点A、B、C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确定格点D,并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
(2)在图②中确定格点E,并画出以A、B、C、E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画一个即可)
(2010·哈尔滨)点A(-1,4)和点B(-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将点A、B分别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A
1
、B
1
,请画出四边形AA
1
B
1
B;
(2)画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A
1
B
1
B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并且每
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010·郴州)△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沿y轴翻折得到△A
1
B
1
C
1
,再将△A
1
B
1
C
1
绕点O旋转180°得到△A
2
B
2
C
2
.请依次画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
(2010·常州)如图在△ABC和△CDE中,AB=AC=CE,BC=DC=DE,AB>BC,∠BAC=∠DCE=∠α,点B
、C、D在直线l上,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1)画出点E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CE′、DE′;
(2)以点C为旋转中心,将(1)中所得△CD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CE′与CA重合,得到△CD′E″(A).画出△CD′E″(A).解决下面问题:
①线段AB和线段CD′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
平行
.
②求∠α的度数.
(2009·营口)如图,在所给网格中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图1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2;
(2)从平移的角度看,图2是由图1向
右
右
平移
8
8
个单位得到的;
(3)画出图1绕点P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3.
第一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33979
1133985
1133990
1133997
1134006
1134008
1134012
1134016
1134020
11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