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B的坐标分别为(3
3
-3
,0)、(
3+3
3
,0),点C、D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AOC=45°,∠ABC=30°,AB=BC,DA=DB.
求:点C、D两点的坐标.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1、4),B(2、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3)求△AOB的面积;
(4)在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AOC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2·老河口市模拟)如图,点A(3,4),B(m,2)都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
(1)求k和m的值.
(2)如果点C、D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
(2012·缙云县模拟)如图点A,点B是反比例函数
y=
k
x
上两点,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的夹角为45度,与y轴的交点为(0,2),作AC∥x轴,AC⊥BC于点C,
①求阴影部分面积(用k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BC和AC分别交x轴、y轴于D,E,连接DE,求证:△ABC∽△EDC;
③若S
△ABC
=4,求出这两个函数解析式.
(2012·晋江市质检)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且OA=2,OB=4,反比例函数
y=
k
x
(k≠0)
在第一
象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将正方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
2
2
个单位长度时,点C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2012·锦江区一模)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y=
4-2m
x
(x>0)图象于点A、B,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若点A的坐标是(2,-4),且
BC
AB
=
1
3
.
(1)求m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A,求△OAC的面积.
(2012·槐荫区二模)如图,点B的坐标是(4,4),作BA⊥x轴于点A,作BC⊥y轴于点C,反比例函数
y=
k
x
(k>0)的图象经过BC的中点E,与AB交于点F,分别连接OE、CF,OE与CF交于点M,连接AM.
(1)求反比例函数的函数解析式及点F的坐标;
(2)你认为线段OE与CF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3)求证:AM=AO.
(2012·贵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已知点P的坐标为(m,0),在x轴上存在点Q(不与P点重合),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小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发现不论m取何值,符合上述条件的正方形一定有两个,如图所示,并且一个正方形的顶点M在第四象限,另一个正方形的顶点M
1
在第二象限.
(1)若P点坐标为(1,0),请你写出:M的坐标是
(2,-1)
(2,-1)
;
(2)若点P的坐标为(m,0),求直线M
1
M的函数关系式.
(2012·大丰市一模)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函数
y=
m
x
(x>0,m是常数)
的图象经过A(1,4),B(a,b),其中a>
1.过点A作x轴垂线,垂足为C,过点B作y轴垂线,垂足为D,连接AD、DC、CB.
(1)若△ABD的面积为4,求点B的坐标;
(2)求证:DC∥AB;
(3)四边形ABCD能否为菱形?如果能,请求出四边形ABCD为菱形时,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012·潮阳区模拟)如图,点P的坐标为
(2,
3
2
)
,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作PB⊥AP交双曲线
y=
k
x
(x>0)于点B,连接AB.已知
tan∠BAP=
3
2
.求k的值和直线AB的解析式.
第一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7864
1077866
1077868
1077871
1077874
1077875
1077879
1077881
1077883
107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