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温州模拟)如图,过点B(2,0)的直线l:
y=kx+2
3
交y轴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交于点C(3,n).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OBC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α为锐角),得到△OB′C′.当OC′⊥AB时,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
(2012·塘沽区二模)已知点P(1,3)在反比例函数y
1
=
k
x
的图象上,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在一次函数y
2
=ax+b的图象上.若一次函数y
2
=ax+b的图象经过点A(
-
1
2
,-6).
(Ⅰ)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Ⅱ)试判断点A(
-
1
2
,-6)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Ⅲ)当x<
-
1
2
时,试判断y
1
与y
2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12·石景山区二模)已知:直线
y=
1
2
x+2
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点B,点P(a,b)在直线AB上
,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图象上.
(1)当a=1时,求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解析式;
(2)设直线AB与线段P′O的交点为C.当P′C=2CO时,求b的值;
(3)过点A作AD∥y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若AD=
b
2
,求△P′DO的面积.
(2012·启东市模拟)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ABO=90°,点A的坐标为(1,2).将△AOB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O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双曲线y=
k
x
的一个分支上,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过C点的直线y=-x+b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E,求E点的坐标和△EOC的面积.
(2012·莆田质检)如图,在矩形OABC中,OA、OC两边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C=2,过OA边上的D点,沿着BD翻折△ABD,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反比例函数
y=
k
x
(k>0)在第一象限上的图象经过点E与BD相交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
(2)点F是否为正方形ABED的中心?请说明理由.
(2012·洛阳一模)如图,函数
y=
k
x
(x>0,k>0)的图象经过A(1,4),B(m,n),其中m>1,过点A作x轴的
垂线,垂足为C,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连接AD,DC,CB,AC与BD相交于点E.
(1)若△ABD的面积为4,求点B的坐标;
(2)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求出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012·龙湾区二模)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
的图象交于A(-3,1),B(2,n)两点,直线AB分别交x轴
、y轴于D,C两点.
(1)求出m和n的值.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求
AD
CD
的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P是反比例函数
y=
12
x
(x>0)图象上任意一点,以P为圆心,PO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线段AB为⊙P的直径;
(2)求△AOB的面积.
如图1,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E(m,1)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A、E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
(1)求AB的长;
(2)当矩形ABCD是正方形时,将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沿y轴翻折,得到反比例函数
y=
k
1
x
的图象(如图2),求k
1
的值;
(3)直线y=-x上有一长为
2
动线段MN,作MH、NP都平行y轴交在条件(2)下,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
y=
k
x
于点H、P,问四边形MHPN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若能,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
图象过第二象限内的点A(-2,m),AB⊥x轴于B,Rt△AOB面积为3.
(1)求k和m的值;
(2)若直线y=ax+b经过点A,并且经过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另一点C(n,
-
3
2
).
①求直线y=ax+b关系式;
②设直线y=ax+b与x轴交于M,求AM的长.
第一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7758
1077761
1077764
1077766
1077767
1077772
1077775
1077777
1077780
107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