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自贡)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侧面示意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于点D,已知DA=15mm,DO=24mm,DC=10mm,我们知道铁夹的侧面是轴对称图形,请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2010·宁德)我们知道当人的视线与物体表面互相垂直时的视觉效果最佳.如图是小明站在距离墙壁1.60米处观察装饰画时的示意图,此时小明的眼睛与装饰画底部A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线恰好落在装饰画中心位置E处,且与AD垂直.已
知装饰画的高度AD为0.66米,
求:(1)装饰画与墙壁的夹角∠CAD的度数(精确到1°);
(2)装饰画顶部到墙壁的距离DC(精确到0.01米).
(2009·陕西)在一次数学测验活动中,小明到操场测量旗杆AB的高度.他手拿一支铅笔MN,边观察边移动(铅笔MN始终与地面垂直).
如示意图,当小明移动到D点时,眼睛C与铅笔、旗杆的顶端M、A共线,同时,眼睛C与它们的底端N、B也恰好共线.此时,测得DB=50m,小明的眼睛C到铅笔的距离为0.65m,铅笔MN的长为0.16m,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出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去测量学校的树高,小明这一组的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在B处竖一标杆AB,已知标杆AB=2.5m,小明站在点F处,眼睛E目测标杆顶部A与树顶C正好在同一视线上,(点F,B,D也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组其他同学量得标杆到树的水平距离BD=3.6m,小明到标杆的水平距离FB=2m,小明的目高(眼睛到脚底的距离)EF=1.5m.根据这些数据,小明这一组同学很快就求出了树CD的高度.你会吗?请写出解答过程.
如图,某同学身高1.6米,由路灯下向前步行4米,发现自己的影子长有2米,问此路灯有多高?
如图,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南岸边每隔5米有一棵树,在北岸边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小丽站在离南岸边15米的点P处看北岸,发现北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A、B,恰好被南岸的两棵树C、D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的宽度.
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树高AB.在某一时刻测得1m的竹竿的影长为0.7m,但当他马上测树影时,发现影子不全落在地上,一部分落在了附近的一幢高楼上(如图).于是他只得测出了留在墙上的影长CD为1.5m,以及地面部分上的影长BD为4.9m.请你帮他算一下树高到底有多高.
如图1,A、B两点被池塘隔开,为测量AB两点的距离,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则MN是△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2×20m=40m.
(1)小红说:测AB距离也可以由图2所示用三角形全等知识来解决,请根据题意填空:延长AC到D,使CD=
AC
AC
,延长BC到E,使CE=
BC
BC
,由全等三角形得,AB=ED;
(2)小华说:测AB距离也可以由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设计测量方法,求出AB的长;请根据题意在如图3中画出相应的测量图形:延长AC到H,使CH=2AC,延长BC到Q,使CQ=2BC,连接QH;若测得QH的长是400米,你能测出AB的长吗?若能,请测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09·三明)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间的距离.小明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测量方法,如图①、②、③所示(图中a,b,c表示长度,α,β,θ表示角度).
(1)请你写出小明设计的三种测量方法中AB的长度:
图①AB=
α·tanα
α·tanα
,图②AB=
2c
2c
,图③AB=
b
b
;
(2)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于以上三种的测量方法,画出示意图(不要求写画法),用字母标注需测量的边或角,并写出AB的长度.
(2009·毕节地区)如图,高高的路灯挂在学校操场旁边上方,高傲而明亮.王刚同学拿起一根2m长的竹竿去测量路灯的高度,他走到路灯旁的一个地方,点A竖起竹竿(AE表示),这时他量了一下竹竿的影长AC正好是1m,他沿着影子的方向走,向远处走出两个竹竿的长度(即4m)到点B,他又竖起竹竿(BF表示),这时竹竿的影长BD正好是一根竹竿的长度(即2m),此时,王刚同学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噢,原来路灯有10m高呀”.你觉得王刚同学的判断对吗?若对,请给出解答,若不对,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6265
1076267
1076271
1076273
1076277
1076280
1076282
1076287
1076290
107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