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7·青浦区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3
x+2
3
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
(1)求点A、点B的坐标;
(2)如将直线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l,直线l与y轴交于点C,求以直线l为函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
(2007·海淀区一模)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y=-
3
3
x+2
分别交x轴、y轴于C、A两点.将射线AM绕着点A顺时针旋45°得到射线AN.点D为AM上的动点,点B为AN上的动点,点C在∠MAN的内部.
(1)求线段AC的长;
(2)当AM∥x轴,且四边形ABCD为梯形时,求△BCD的面积;
(3)求△BCD周长的最小值;
(4)当△BCD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
BD=
5
2
6
时,△BCD的面积为
.(第(4)问需填写结论,不要求书写)
(2006·青浦区二模)如图,矩形AOBC,以O为坐标原点,OB、OA分别在x轴、y轴上,点A的坐标为(0,3),点
B的坐标为(5,0),点E是BC边上一点,如把矩形AOBC沿AE翻折后,C点恰好落在x轴上点F处.
(1)求点F的坐标;
(2)求线段A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BCD的边长OB=4,OD=2.
(1)P是OB上一个动点,动点Q在PB或其延长线上运动,OP=PQ,作以PQ为一边的正方形PQRS,点P从O点开始沿线段OB方向运动,直到点P与点B重合,设OP=x,正方形PQRS与矩形O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在(1)中,当x分别取1和3时,y的值分别是多少?
(3)已知直线l:y=ax-a经过一定点A,求经过定点A且把矩形OBCD的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
直线y=kx+b过点A(-1,5)且平行于直线y=-x.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若点B(m,-5)在这条直线上,O为坐标原点,求m的值;
(3)求△AOB的面积.
如图,四边形OABC为直角梯形,已知AB∥OC,BC⊥OC,A点坐标为(3,4),AB=
6.
(1)求出直线OA的函数解析式;
(2)求出梯形OABC的周长;
(3)若动点P沿着O·A·B·C的方向运动(不包括O点和C点),P点运动路程为S,写出P点的坐标;(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
(4)若直线l经过点D(3,0),且直线l将直角梯形OABC的周长分为5:7两部分,试求出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
附加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4,0),点P是直线y=
-
1
2
x
+4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O是原点.
(1)设P点的坐标为(x,y),△OPA的面积为S,试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点P,使PO=PA?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A两点,且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4,0).
(1)请求出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
(2)点P在x轴上,且ABP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3)点C为直线AB上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使点C到x轴的距离为1.5?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将一次函数
y=
3
4
x
的图象上一点A(a,b),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6个单位,得到点B,
再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8个单位,得到点C.以AC为直径作圆E,设垂直于y轴的直线DT与圆E相切于点D.
(1)求证:点C在一次函数
y=
3
4
x
的图象上;
(2)求三角形ADC的面积;
(3)当点D在x轴上时,求点A的坐标.
如图,直线y=-2x+10与x轴交于点A,又B是该直线上一点,满足OB=OA,
(1)求点B的坐标;
(2)若C是直线上另外一点,满足AB=BC,且四边形OBCD是平行四边形,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大致图形,并求出点D的坐标.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23677
1023679
1023681
1023683
1023685
1023687
1023689
1023692
1023694
1023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