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6·烟台)如图,直线
y=
k
3
x-k
分别与y轴、x轴相交于点A,点B,且AB=5,一个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1的圆,以0.8个单位/秒的速度向y轴正方向运动,设此动圆圆心离开坐标原点的时间为t(t≥0)(秒).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图1,t为何值时,动圆与直线AB相切;
(3)如图2,若在圆开始运动的同时,一动点P从B点出发,沿BA方向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设t秒时点P到动圆圆心C的距离为s,求s与t的关系式;
(4)在(3)中,动点P自刚接触圆面起,经多长时间后离开了圆面?
(2006·徐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中,边AB=2,边AD=1,且AB、AD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A与坐标原点重合.将矩形折叠,使点A落在边DC上,设点A′是点A落在边DC上的对应点.
(1)当矩形ABCD沿直线y=-
1
2
x+b折叠时(如图1),求点A'的坐标和b的值;
(2)当矩形ABCD沿直线y=kx+b折叠时,
①求点A′的坐标(用k表示);求出k和b之间的关系式;
②如果我们把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矩形的位置分为如图2、3、4所示的三种情形,请你分别写出每种情形时k的取值范围.(将答案直接填在每种情形下的横线上)k的取值范围是
;k的取值范围是
;k的取值范围是
.
(2006·徐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与直线y=x交于点C.
(1)求点C的坐标;
(2)求△OAC的面积;
(3)若P为线段OA(不含O、A两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AB交直线OC于点D,连接PC.设OP=t,△PDC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S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来;如果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2006·黔东南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6)、B(0,0)、C(6,0).
(1)求AO、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在△AOB内可以作一个正方形CDEF,使它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边AO、AB上,E、F两个顶点落在OB上,请求出这个正方形四个顶眯的坐标,并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
(3)连接OC,在线段OC上任取一点P,过P作与x轴、y轴的不行线与OA、OB分别交于M、N两点,过M作OB边的垂线与OB交于H;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2006·梅州)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
4
3
x+4,l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
(2)有一个半径为1的⊙C从坐标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C与直线l相切时,求t的值.
(2006·辽宁)如图,已知A(-1,0),E(0,-
2
2
),以点A为圆心,以AO长为半径的圆交x轴于另一点B,过点B作BF∥AE交⊙A于点F,直线FE交x轴于点C.
(1)求证:直线FC是⊙A的切线;
(2)求点C的坐标及直线FC的解析式;
(3)有一个半径与⊙A的半径相等,且圆心在x轴上运动的⊙P.若⊙P与直线FC相交于M,N两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MN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2006·黄石)已知一次函数y=kx+b(k>0,b>0)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有唯一的公共点.
(1)求出b关于k的表达式及b为最小正整数时的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证明:k取任何正实数时,直线y=kx+b总经过一个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2006·淮安)已知一次函数y=
3
+m(O<m≤1)的图象为直线l,直线l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直线l',△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3
,-1)、B(
3
,-1)、C(0,2).
(1)直线AC的解析式为
y=
3
x
+2
y=
3
x
+2
,直线l'的解析式为
y=
3
x
-m
y=
3
x
-m
(可以含m);
(2)如图,l、l'分别与△ABC的两边交于E、F、G、H,当m在其范围内变化时,判断四边形EFGH中有哪些量不随m的变化而变化?并简要说明理由;
(3)将(2)中四边形EFGH的面积记为S,试求m与S的关系式,并求S的变化范围;
(4)若m=1,当△ABC分别沿直线y=x与y=
3
x平移时,判断△ABC介于直线l,l'之间部分的面积
是否改变?若不变,请指出来;若改变,请写出面积变化的范围.(不必说明理由)
(2006·河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3
4
x+6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点P,点Q同时从原点出发作匀速运动,点P沿x轴正方向运动,点Q沿OB→BA方向运动,并同时到达点A.点P运动的速度为1厘米/秒.
(1)求点Q运动的速度;
(2)当点Q运动到线段BA上时,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POQ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那么用x的代数式表示AQ=
16-2x
16-2x
,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若将(2)中所得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扩大到任意实数后,其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与该函数图象和x轴的两个交点所组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AOB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2006·崇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与x轴交于A,B两点,AC是⊙M的直径,过点C的直线交x轴于点D,连接BC,已知点M的坐标为
(0,
3
)
,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
3
x+5
3
.
(1)求点D的坐标和BC的长;
(2)求点C的坐标和⊙M的半径;
(3)求证:CD是⊙M的切线.
第一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23320
1023323
1023325
1023328
1023329
1023332
1023335
1023337
1023339
10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