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于G,交CD于H,若∠1=50°,求∠2的度数.
解:∵AB∥CD,(已知 )
∴∠1=∠EH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EHD,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
∴∠
1
1
=∠
2
2
.(等量代换)
∵∠1=50°,
∴∠2=50°.
阅读并探究下列问题:
(1)如图1,将长方形纸片剪两刀,其中AB∥CD,则∠2与∠1、∠3有何关系?为什么?
(2)如图2,将长方形纸片剪四刀,其中AB∥CD,则∠2+∠4与∠1+∠3+∠5有何关系?为什么?
(3)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剪n刀,其中AB∥CD,你又有何发现?
(4)如图4,直线AB∥CD,∠EFA=30°,∠FGH=90°,∠HMN=30°,∠CNP=50°,则∠GHM=
40°
40°
.
如图,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DE∥BA,DF∥CA.
求证:∠FDE=∠A.
如图1,直线AC∥BD,直线AC、BD及直线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个部分.点P是其中的一个动点,连接PA、PB,观察∠APB、∠PAC、∠PBD三个角.规定:直线AC、BD、AB上的各点不属于(1)、(2)、(3)、(4)、(5)、(6)六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当动点P落在第(1)部分时,可得:∠APB=∠PAC+∠PBD,请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注理由
解:过点P作EF∥AC,如图2
因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
(平行线的传递性)
(平行线的传递性)
.
所以∠BPE=∠PB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
即∠APB=∠PAC+∠PBD.
(1)当动点P落在第(2)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APB、∠PAC、∠PBD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不必说明理由.
(2)当动点P在第(3)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
(3)当动点P在第(4)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
已知DE∥CB,CD平分∠ECB,∠2=45°,求∠1的度数.
如图,直线a∥b,∠1+∠2=128°,求∠3的度数.
如图:已知AD∥BC,AD平分∠EAC,且∠BAC=108°,求∠C的度数是多少?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C.
如图,直线l
1
∥l
2
且l
1
,l
2
被直线l
3
所截,∠1=35°,∠P=90°,求∠2的度数.
已知,如图,AB∥CD,试猜想∠B,∠D,∠P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第一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1803
1071806
1071810
1071816
1071827
1071829
1071834
1071845
1071860
107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