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滨湖区一模)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M⊥AC,过点D作DN⊥BD,AM、DN相交于点E,求证:AE=DE.
(2009·鼓楼区二模)在矩形ABCD中,AD=2AB,E是AD的中点,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E重合,两直角边与
AB,BC分别交于点M,N,求证:BM=CN.
(2009·昌平区一模)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在AD上,AE=DF,连接BE、CF.
求证:BE=CF.
(2009·白云区一模)如图,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D、BC上的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
(2008·崇安区二模)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D的方向,向点D运动;动点Q以3cm/s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D→C→B的方向,向点B移动.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PQD的面积S(cm
2
)与运动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2)在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PQD是以∠PDQ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此时,△PQD的面积恰好等于
1
2
PQ
2
.
(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Q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08·白下区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1
0,0〕,C(0,4〕,M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
(1)当PO=PM时,点P的坐标为
(2.5,4)
(2.5,4)
;
(2)当△OPM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2006·青浦区二模)如图,矩形AOBC,以O为坐标原点,OB、OA分别在x轴、y轴上,点A的坐标为(0,3),点
B的坐标为(5,0),点E是BC边上一点,如把矩形AOBC沿AE翻折后,C点恰好落在x轴上点F处.
(1)求点F的坐标;
(2)求线段A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为CD的中点,连接EA、EB. 求证:∠EAB=∠EBA.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D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
1
9
?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BC延长线上一点E满足BE=BD,F是DE的中点,猜想∠AFC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AFC=
90
90
°.
证明:
第一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897814
897815
897816
897817
897818
897819
897820
897821
897822
89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