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扬中市模拟)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
乒乓球多次弹开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