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所示,明明同学正在做有关声音的实验,他并没有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但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同,他可能正在探究
响度
响度
和
振幅
振幅
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如图,
(1)观察生活,提出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的方法是
用更大的力敲
用更大的力敲
.
(2)作出猜想: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的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将一些轻小物体比如纸屑、泡沫等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比较
轻小物体被弹起的高度
轻小物体被弹起的高度
来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4)得出结论: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越大
.
(5)歌词“我在高声唱,你在低声和”中的“高声”、“低声”是指
响度
响度
(“音调”“响度”)的不同.
如图 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力敲打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1)如题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振动
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显示音叉的振动
显示音叉的振动
.
(2)如题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能量
能量
.
(3)小亮同学想利用(甲)图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
距离
距离
;
使音叉发出不同
响度
响度
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论: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请说出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各说明了什么: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后,就听不到铃声了.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用力敲鼓,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答:甲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乙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丙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音叉,靠得较近,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中可探究得出哪些结论?请至少写出两个.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再用另一只手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振幅
振幅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是,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振动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
振动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
.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高
高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
高
,这说明音调是由
频率
频率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振幅
振幅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
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
.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越
慢
慢
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低
低
;
(2)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钢尺,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
大
大
,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
大
大
;
(3)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
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实验步骤:改变
用力的大小
用力的大小
控制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不变,观察
尺子振动的幅度
尺子振动的幅度
.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步骤:改变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控制
尺子振动的幅度
尺子振动的幅度
不变,观察
尺子振动的快慢
尺子振动的快慢
.
第一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3696
23698
23700
23702
23704
23706
23708
23710
23712
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