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人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响度
响度
.
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
振幅
振幅
,它反映了波源振动的强弱.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丙
丙
图;响度最大的是
乙和丙
乙和丙
图;音调相同的是
甲
甲
图和
乙
乙
图;响度相同的是
乙
乙
图和
丙
丙
图.
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
慢
慢
,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音调
音调
不同,这说明
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
大
大
,两次发出的声音的
响度
响度
不同,这说明
响度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响度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
如图所示,用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用另一只手轻拨钢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钢锯条,这时钢锯条的振幅
增大
增大
,其响度
增大
增大
.这说明响度与
振幅
振幅
有关.
响度是表示声音
强弱
强弱
的,物体的响度越大,表示
声音
声音
越大.
(1)波源偏离
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
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它反映了波源
振动
振动
的强弱.如图所示的波形中,振幅是
5
5
cm,波长是
20
20
cm,A点到
E
E
点的距离是一个波长,B点到
F
F
点的距离也是一个波长.
(2)波源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叫做
周期
周期
,图中若波源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为0.2s,则波的频率为
5
5
Hz,波传播的速率为
1
1
m/s.
如图所示,让系在细绳上的泡沫塑料小球在竖直方向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泡沫塑料小球且轻轻接触泡沫塑料小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使同一支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泡沫塑料球被弹得更远
泡沫塑料球被弹得更远
.以上的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振幅
振幅
有关,
振幅
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听起来声音就越高.
×
×
.
小玲同学设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声音的响亮与振幅的关系,请你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回答有关的问题.
(1)通过实验,他记录了下面的实验现象.
实验次数
用力大小
响度大小
乒乓球被弹开幅度
1
较小
较小
较小
2
稍大
稍大
稍大
3
较大
较大
较大
由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是
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2)乒乓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
(3)上述实验所运用的主要研究问题方法是
转换法
转换法
.
第一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3658
23660
23662
23664
23666
23669
23670
23673
23674
2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