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浙江)现有一张长和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将它折两次(第一次折后也可打开铺平再者第二次),使得折痕将纸片分为面积相等且不重叠的四个部分(称为一次操作),如图甲(虚线表示折痕).除图甲外,请你再给出三种不同的操作,分别将折痕画在图①至图③中(规定: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和另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如果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那么就认为是相同的操作,如图乙和图甲示相同的操作).
答案
解:距离如下:
解:距离如下: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主要根据全等图形的思想去分割长方形.分成4个全等的图形即可.
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题首先引发了学生提出方案的积极性,又关注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的翅膀,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后的赏析中还有可能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找相似题
(2013·梧州)如图,把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若∠1=20°,则∠2=( )
如图a,ABCD是一矩形纸片,AB=6cm,AD=8cm,E是AD上一点,且AE=6cm.操作:(1)将AB向AE折过去,使AB与AE重合,得折痕AF,如图b;(2)将△AFB以BF为折痕向右折过去,得图c.则△GFC的面积是
2
2
cm
2
.
如图,将△ABC沿直线AC翻折得到△AB′C,若∠BAC=25°,则∠AB′B=
65
65
度.
如图,先将一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AE,EF折叠,使点E,B′,C′在同一直线上,再将折叠的纸片沿EG折叠,使AE落在EF上,则∠AEG=
45
45
度.
如图,在△ABC中,∠B=90°.AB=3,B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拆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
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