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3·洛阳二模)如图是某地地质科考队在海拔高度CE为5000米的雪山进行科学研究,已知科考队的营地B在海拔1000米处,峰顶为C点,坡面BC的坡角∠CBF=45°,坡面AB的坡角∠BAE=30°,一名队员在B处测得从C处开始有雪崩发生,雪崩在坡面BC上平均速度为每秒80米.
(1)求雪崩到达营地B的时间.
(2)如果坡面AB上安全点D的海拔高度为700米,科考队迅速撤离到安全点D,若雪崩在坡面AB上平均速度为每秒30米,科考队的速度至少为多少?(说明:(1)(2)的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答案
解:(1)∵CE=5000米,EF=1000米,
∴CF=CE-EF=4000(米),
∵∠C=45°,
∴BF=4000米,
则BC=
BF2+CF2
=4000
2
(米),
则雪崩到达营地B的时间t1=
BC
80
=50
2
≈70.7(s);

(2)过B作BG⊥AE于点G,
则BG=EF=1000米,
∵∠A=30°,青果学院
∴AB=2000米,
同理AD=1400米,
∴BD=2000-1400=600(米),
则雪崩从B到D所用的时间为t2=
600
30
=20(s),
雪崩从C到D所用的时间为t1+t2=20+50
2
(s),
则考察队的速度最小为:v=
BD
20+50
2
=
600
90.7
≈6.6(m/s).
答:科考队的速度至少为6.6m/s.
解:(1)∵CE=5000米,EF=1000米,
∴CF=CE-EF=4000(米),
∵∠C=45°,
∴BF=4000米,
则BC=
BF2+CF2
=4000
2
(米),
则雪崩到达营地B的时间t1=
BC
80
=50
2
≈70.7(s);

(2)过B作BG⊥AE于点G,
则BG=EF=1000米,
∵∠A=30°,青果学院
∴AB=2000米,
同理AD=1400米,
∴BD=2000-1400=600(米),
则雪崩从B到D所用的时间为t2=
600
30
=20(s),
雪崩从C到D所用的时间为t1+t2=20+50
2
(s),
则考察队的速度最小为:v=
BD
20+50
2
=
600
90.7
≈6.6(m/s).
答:科考队的速度至少为6.6m/s.
考点梳理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1)根据坡角∠CBF=45°,可求得BC的长度,然后用BC的长度÷速度,可求得雪崩到达营地B的时间;
(2)根据AB的坡角∠BAE=30°,求出坡面距离BD的长度,然后计算出雪崩从C到达D所用的时间,用BD的长度÷时间,即可求出科考队的最小速度.
本题考查了坡度和坡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坡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各边的长度,难度一般.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