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4·锦州)如图,⊙O与⊙P相交于B、C两点,BC是⊙P的直径,且把⊙O分成度数的比为1:2的两条弧,A是
BmC
上的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AB、AC分别交⊙P于D、E两点.
(1)当△ABC是锐角三角形(图①)时,判断△PD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时,请你分别在图②、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不要求尺规作图),并按图①标记字母;
(3)在你所画的图形中,(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就钝角的情况加以证明.
青果学院
答案
青果学院解:(1)△PDE是等边三角形,连DC.
∵弦BC把⊙O分成度数的比为1:2的两条弧,
BC
的度数为120°,
∴∠BAC=60°
又∵BC为⊙P的直径,∴∠BDC=90°,
又∵∠A=60°,
∴∠DCA=30°,
∴∠DPE=60°
又∵PD=PE,
∴△P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图③即为所画图形;

(3)图②和图③中△PDE仍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③,连接BE、DC
∵BC为⊙P的直径,
∴∠BDC=90°
又∵∠A=60°,
∴∠ACD=30°
又∵四边形DBEC是⊙P的内接四边形,
∴∠DBE=∠DCA=30°,∠DPE=60°
又∵PD=PE,
∴△PDE是等边三角形.
青果学院解:(1)△PDE是等边三角形,连DC.
∵弦BC把⊙O分成度数的比为1:2的两条弧,
BC
的度数为120°,
∴∠BAC=60°
又∵BC为⊙P的直径,∴∠BDC=90°,
又∵∠A=60°,
∴∠DCA=30°,
∴∠DPE=60°
又∵PD=PE,
∴△P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图③即为所画图形;

(3)图②和图③中△PDE仍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③,连接BE、DC
∵BC为⊙P的直径,
∴∠BDC=90°
又∵∠A=60°,
∴∠ACD=30°
又∵四边形DBEC是⊙P的内接四边形,
∴∠DBE=∠DCA=30°,∠DPE=60°
又∵PD=PE,
∴△PDE是等边三角形.
考点梳理
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1)因为BC将圆O分成1:2两条弧,那么弧BC的度数就是120°,我们要利用这个度数来求解,连接DC,那么∠BAC=60°,而BC是圆P的直角,那么∠ACD=30°,而∠ACD所对的弧DE,圆P的圆心角∠DPE也正好对着这条弧,因此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出∠DPE=60°,而PD=PE,因此三角形PDE是等边三角形;
(3)结论仍然成立,方法与(1)相同.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角的度数或倍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作图题;压轴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