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有一块塑料矩形模板ABCD,长为8cm,宽为4cm,将你手中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HF的直角顶点P落在AD边上(不与A、D重合),在AD上适当移动三角板顶点P:能否使你的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点C?若能,请你求出这时
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三角板两直角边能分别通过点B与点C,此时AP=4.
理由如下:设AP=x,则PD=8-x,
在Rt△ABP中,PB
2
=x
2
+4
2
,
在Rt△PDC中,PC
2
=(8-x)
2
+4
2
,
假设三角板两直角边能分别通过点B与点C,
则PB
2
+PC
2
=BC
2
,
即4
2
+x
2
+(8-x)
2
+4
2
=8
2
,
16+x
2
+64-16x+x
2
+16=64,
x
2
-8x+16=0,
(x-4)
2
=0,
解之得:x=4.
∴x=4时满足PB
2
+PC
2
=BC
2
,
所以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点C.
所以AP=x=4.
解:三角板两直角边能分别通过点B与点C,此时AP=4.
理由如下:设AP=x,则PD=8-x,
在Rt△ABP中,PB
2
=x
2
+4
2
,
在Rt△PDC中,PC
2
=(8-x)
2
+4
2
,
假设三角板两直角边能分别通过点B与点C,
则PB
2
+PC
2
=BC
2
,
即4
2
+x
2
+(8-x)
2
+4
2
=8
2
,
16+x
2
+64-16x+x
2
+16=64,
x
2
-8x+16=0,
(x-4)
2
=0,
解之得:x=4.
∴x=4时满足PB
2
+PC
2
=BC
2
,
所以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点C.
所以AP=x=4.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
此题是一个动点问题,三角板两直角边分别通过点B与点C,则会形成三个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建立起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
应用题.
找相似题
(2013·济南)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 )
(2013·安顺)如图,有两颗树,一颗高10米,另一颗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颗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
(2007·茂名)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
(2006·湘西州)在一块平地上,张大爷家屋前9米远处有一棵大树.在一次强风中,这棵大树从离地面6米处折断倒下,量得倒下部分的长是10米.出门在外的张大爷担心自己的房子被倒下的大树砸到.大树倒下时能砸到张大爷的房子吗?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后给出正确的回答( )
(2006·内江)有一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的木箱,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细木条(木条的粗细、形变忽略不计)要求木条不能露出木箱.请你算一算,能放入的细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