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小聪和小明由甲地步行到乙地后原路返回,小明在返回的途中的丙地时发现物品可能遗忘在乙地,于是从丙返回乙地,然后沿原路返回.两人同时出发,步行过程中保持匀速.设步行的时间为t(h),两人离甲地的距离分别为S
1
(km)和S
2
(km),图中的折线分别表示S
1
、S
2
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km
B.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km
C.小明由甲地出发首次到达乙地的时间为
5
6
小时
D.小明乙地到达丙地用了
1
8
小时
答案
C
解:根据图中信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km,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km;
故选项A,B错误;
根据小明到达丙时所用时间为1小时,所行路程为(10+2)km,
即v
2
=(10+2)÷1=12km/h,
t
1
=10÷12=
5
6
(小时),t
2
=2÷12=
1
6
(小时),
故小明由甲地出发首次到达乙地用了
5
6
小时,故选项C正确,
由乙地到达丙地用了
1
6
小时,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
根据图中信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km,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km;利用图象可以得出两人所用总时间为2小时,由两地距离,可得两人所行路程,分别求出即可,令v
2
=(10+2)÷1=12,求解.
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要学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压轴题.
找相似题
(2013·威海)甲、乙两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20km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中l
1
,l
2
分别表示甲、乙两辆摩托车到A地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关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13·南通)小李与小陆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单位:km)和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1)他们都行驶了20km;
(2)小陆全程共用了1.5h;
(3)小李与小陆相遇后,小李的速度小于小陆的速度;
(4)小李在途中停留了0.5h.
其中正确的有( )
(2013·牡丹江)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0cm,则能反映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cm)与底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是( )
(2012·乌鲁木齐)为使我市冬季“天更蓝、房更暖”、政府决定实施“煤改气”供暖改造工程,现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甲队每天挖100米;
②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③当x=4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相同;
④甲队比乙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
正确的个数有( )
(2008·莆田)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