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经过点A(-2,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C(0,3)与点A,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
(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的坐标;
(3)求三角形OAB的面积;
(4)在x轴是否存在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1)将A(-2,1)代入反比例函数
y=
m
x
中,解得:m=-2.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
x
将点A(-2,1)、C(0,3)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解得:k=1,b=3.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2)解方程组
y=-
2
x
y=x+3
,得
x1=-1
y1=2
x2=-2
y2=1
,
即交点坐标为B(-1,2);
(3)∵S
△AOC
=
1
2
×3×2=3,S
△BOC
=
1
2
×3×1=1.5,
∴S
△AOB
=S
△AOC
-S
△BOC
=3-1.5=1.5;
(4)共四点:(-4,0),(-1.25,0)(
5
,0)(-
5
,0).
解:(1)将A(-2,1)代入反比例函数
y=
m
x
中,解得:m=-2.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
x
将点A(-2,1)、C(0,3)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解得:k=1,b=3.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2)解方程组
y=-
2
x
y=x+3
,得
x1=-1
y1=2
x2=-2
y2=1
,
即交点坐标为B(-1,2);
(3)∵S
△AOC
=
1
2
×3×2=3,S
△BOC
=
1
2
×3×1=1.5,
∴S
△AOB
=S
△AOC
-S
△BOC
=3-1.5=1.5;
(4)共四点:(-4,0),(-1.25,0)(
5
,0)(-
5
,0).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1)根据相关点的坐标易求解析式;
(2)解它们组成的方程组即得;
(3)S
△AOB
=S
△AOC
-S
△BOC
;
(4)显然存在.分以OA为底边、为腰讨论.
此题难度在后两个问题.主要运用了:(1)分割转化思想(2)分类讨论思想.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开放型;分类讨论.
找相似题
(2013·重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与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反比例函数
y=
k
x
(k≠0,x>0)的图象与正方形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M、N,ND⊥x轴,垂足为D,连接OM、ON、MN.下列结论:
①△OCN≌△OAM;②ON=MN;③四边形DAMN与△MON面积相等;④若∠MON=45°,MN=2,则点C的坐标为(0,
2
+1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2013·镇江)如图,A、B、C是反比例函数
y=
k
x
(x<0)
图象上三点,作直线l,使A、B、C到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3:1: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共有( )
(2013·临沂)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一边OA在x轴上,双曲线
y=
3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OB边的中点C,则点B的坐标是( )
(2013·乐山)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且OA⊥OB,cosA=
3
3
,则k的值为( )
(2013·荆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点D在双曲线
y=
k
x
(k≠0)上.将正方形沿x轴负方向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点C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则a的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