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
100°
100°
.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底边上的高为
3
2
a或
1
2
a
3
2
a或
1
2
a
.
答案
100°
3
2
a或
1
2
a
解:(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50°,
∴底角为90°-50°=40°,
∴顶角=180°-40°-40°=100°.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
则底角为60°,即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是边长的
3
2
倍,所以底边上的高等于
3
2
a.
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
则底角为30°,
∴底边上的高为
1
2
a.
故答案为100°;
3
2
a或
1
2
a.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1)先求出底角,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得顶角;
(2)分类讨论: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边长的
3
2
倍,因此可得到高;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则底角为30°,然后利用30度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义和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
找相似题
(2013·柳州)在△ABC中,∠BAC=90°,AB=3,AC=4.AD平分∠BAC交BC于D,则BD的长为( )
(2012·枣庄)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10,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 )
(2012·梧州)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若OD=8,OP=10,则PE的长为( )
(2012·台湾)如图,△ABC中,AB=AC=17,BC=16,M是△ABC的重心,求AM的长度为何?( )
(2012·广州)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