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潍城区一模)如图所示,是中国MBT2000型主战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研制、生产的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主战坦克.该坦克具有潜渡能力,战车全重约50吨,高约2.5米.若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m
2
,请解答下列问题:(g=10N/Kg)
(1)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若坦克在深为5m的河流中潜渡时,坦克对水平河床的压力为10
5
N,则该坦克的体积为多大?
(3)坦克在该河流中潜渡时,在坦克顶部面积为0.8m
2
的舱门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2013·松江区一模)在水中静止的木块,其排开水的体积为1×10
-3
米
3
,求: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
.
(2013·市中区三模)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 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破冰的方法是:如图所示,在接触冰面前,破冰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后,把冰压碎达到破冰的目的.通过计算回答下面的问题:【海水的密度取1.0×10
3
kg/m
3
,g=10N/kg】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量约为1500t,此时船受到的浮力多大?船自身受到的重力有多大?
(2)当船全部冲到了冰面上,船与冰层接触面积为5m
2
,则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该海洋破冰船提高破冰效果提出一条有效的改进意见.
(2013·南通模拟)据报道,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于今年进行7000米级海试(即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m),已知潜水器的体积为50m
3
,质量为22t.(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
3
kg/m
3
)
(1)若潜水器以0.7m·s
-1
的平均速度下潜,则其下潜至7000m的海底需要多长时间?
(2)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中所受浮力为多大?
(3)潜水器在海面上行驶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多大?
(2013·南昌模拟)小宁为了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开始时他将合金块A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实验时,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1)合金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0
10
N.
(2)合金块A的密度是
3.2×10
3
3.2×10
3
kg/m
3
.
(3)在容器中用一条水平的实线作出放水40s时水面的大致位置.
(2013·蒙城县二模)证明:将一重为G的金属浸没于水中后,弹簧旳示数为F,证明金属的密度ρ
金属
=Gρ
水
/(G-F)
(2013·静安区一模)重为10牛的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合金块排开水的体积为5×10
-4
米
3
,求:
①合金块的浮力F
浮
.
②合金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
(2013·红桥区二模)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b)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
-3
)
银
10.5×10
3
铜
8.9×10
3
铁
7.9×10
3
铝
2.7×10
3
问:(1)金属块的质量m=
54
54
g.
(2)金属块的体积V=
20
20
cm
3
.图乙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
0.2
0.2
N.(水密度ρ=1×10
3
kg/m
3
,g=10N/kg)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
2.7
2.7
g/cm
3
.
(4)由图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铝
铝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2013·丰台区二模)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长度为10cm的弹簧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的下表面与底面积为200cm
2
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正方体物块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容器壁接触,此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为2cm;然后向容器内部缓慢倒入水(水不溢出),当弹簧的长度恰好恢复到原长时停止倒水;现将一小铁块轻压在正方体物块上,此时正方体物块刚好没入水中,则铁块的质量为
0.3
0.3
kg.已知:弹簧弹力F与其长度的改变量x的关系式为F=x×100N/m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且撤去其所受力后,弹簧可以恢复原长.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取g=10N/kg.
(2013·昌平区二模)如图所示,当把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中,静止后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正方体的边长为L,小明和小红对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由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两面的压力差)可知上面与大气接触,所以F
浮
=ρ
水
g
1
2
L·L
2
-P
0
·L
2
(P
0
表示大气压强的值).小红认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
浮
=ρ
水
g
1
2
L·L
2
=ρ
水
g
L
3
2
;你同意谁的想法,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另一种想法错误的原因.
第一页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7243
77245
77247
77249
77250
77252
77253
77255
77257
7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