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2·黄石)小明为了测定一个正方体木块和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根据密度公式ρ=
m
v
,为了测定木块的密度,小明先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在测量之前,小明已经调节好了天平的横梁平衡,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小明看到指针在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1,他调节的方法是
减少右盘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减少右盘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
(2)测量正方体木块的边长L
0
,如图2是小明测量木块边长的情形,则木块的边长是
2.80
2.80
cm.
(3)接下来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向杯子中装入适量牛奶,然后将木块轻轻放在牛奶中,使之浮在牛奶表面,接着取出木块,根据木块表面留下的奶渍的痕迹,用刻度尺量出木块浸入牛奶中的深度L,则牛奶的密度为
m
L
2
0
L
m
L
2
0
L
(用m,L
0
和L表示).
(4)对木块施加力的作用,使它缓缓下降至图3中虚线位置,在下降的过程中,令木块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则p与h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C
C
.
A.
B.
C.
D.
(2012·海南)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挑战7000米深度.
(1)“蛟龙号”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功能,声音从7000m 深处的“蛟龙号”垂直传到海面需要多长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蛟龙号”在7000m 深处受到的压强是7×10
7
Pa,求面积为0.03m
2
的观察窗受到的压力.
(3)“蛟龙号”在某深度悬浮作业,任务完成后,抛弃自身携带的压载铁便能上浮.请分析“蛟龙号”上浮的原因.
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
50
50
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
甲
:ρ
乙
<
<
4:5(选填“>”或“<”或“=”).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小球的密度为
1.25g/cm
3
1.25g/cm
3
.
氢气球总重力为20牛,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为100牛.若不计空气阻力,人用
80
80
牛的拉力作用在氢气球上,可使氢气球匀速下降.如果放开手,氢气球最多可以携带
80
80
牛的重物匀速上升.
将同一只密度计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密度计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
甲
=
=
F
乙
=
=
F
丙
,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
甲
>
>
ρ
乙
>
>
ρ
丙
.
将体积相等的软木球和铁球浸没在水中,在释放的瞬间,木球受到的浮力
等于
等于
铁球受到的浮力;当木球浮在水面,铁球沉底后,木球受到的浮力
小于
小于
铁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铁球,投入到一个盛有适量水银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0.98
0.98
N,小球的自身的重力
等于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受到水银对它的浮力.
由于海水的密度比河水大,所以轮船在海里比在河里受到的浮力大
错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其浮力
不变
不变
,轮船是
下沉一些
下沉一些
(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F
浮
一个定值,都等于G
物
此时V
排
ρ
液
成反比(密度计原理:密度计是测量
液体密度
液体密度
的仪器,密度计的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
大
大
).
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F
浮
>G,则
上浮
上浮
;若F
浮
=G,则
悬浮
悬浮
;若F
浮
<G,则
下沉
下沉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浮
=
=
G.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第一页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8302
78304
78306
78308
78310
78312
78314
78316
78317
7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