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一辆汽车重1×10
4
N,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所有阻力是其重量的0.06倍,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水的汽化忽略).如图所示,请你写出从图象中获得的两条信息.
①
4℃时水的密度最大
4℃时水的密度最大
; ②
在4℃以下时,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4℃以下时,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
相反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等于
等于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
1
,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
2
,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C
C
)
A、F
1
>F
2
; B、F
1
<F
2
; C、F
1
=F
2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D
D
)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一辆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汽车所受的重力为3×10
4
N,它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试求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大小.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装置,木块与小车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小车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小车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
(2)实验中,调整砝码质量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满足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的条件.
(3)实验中,保持砝码质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松手后,小车无法在此状态静止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满足
在同一条直线
在同一条直线
的条件.
如图,跳伞运动员在800米的高空离开飞机匀速下降,到地面历时3min20s.已知人和降落伞的总质量为70Kg.求: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2)跳伞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是多少?(g=10N/Kg)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数目
钩码数目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
同一直线上
同一直线上
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卡片一剪两半
将卡片一剪两半
.
(4)小明选择了图乙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两个50g的钩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发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2g的小铁片,发现小车仍然静止,其原因是
小车受到摩擦力
小车受到摩擦力
.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使物块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测力计示数见图),根据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1.6N
1.6N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改变拉力的方向
改变拉力的方向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图中的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两边运动.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一人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箱重250N,求:①木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②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再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在以上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
B
B
.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D
D
.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61168
61170
61172
61174
61176
61178
61180
61182
61184
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