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泰山自古被称为“五岳之首”,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泰山石是神石、灵石,是“天赐之宝”,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美妙的乐章,是奇妙的天然艺术品,十一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就雕刻在泰山石上,他竖着大拇指、兴高采烈地跑着向人们报捷,他所经之处是快乐的源泉、力量的化身、吉祥的征兆、友谊的使者.十一运会期间,佳明一家来济南观看了开幕式,佳明和爸爸用焦距相同的照相机对吉祥物“泰山童子:进行拍照,洗出的照片如图所示,爸爸洗出的相片要稍小些,要使底片上的像和佳明的一样大,应该怎样做?
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窗户,让来自窗户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照射到一张薄纸上,移动凸透镜,使薄纸上得到窗外物体的清晰的像,由于薄纸半透明,纸上的像可以看得很清楚.如图所示,移去薄纸,原来照在薄纸上成像的光线有部分进入眼睛.
(1)你看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如果将眼睛移向原来薄纸位置的前方,你能看到清晰的像吗?说明为什么.
在用小灯泡、凸透镜、光屏模拟制作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
凸透镜
凸透镜
当做照相机的镜头,把
光屏
光屏
当做胶卷.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的火焰通过凸透镜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的火焰原来通过凸透镜成什么像?(请写出简要的推导过程)
如图1甲所示,小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30cm,接着把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30cm
30cm
.
(2)实验时,小华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
(3)如图2所示的情景表明,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影响像的倒正.
已知眼镜的度数=
100
f
(公式中焦距必须用m做单位).小明同学想再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可身边没有凸透镜,他只好借用奶奶的500度的老花镜代替.他用烛焰做实验,在镜片另一侧的光屏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请问,烛焰应在镜片前的什么位置?
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
发散
作用.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
凸
凸
透镜,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正
正
立、
放大
放大
(放大还是缩小)的
虚
虚
(“实”或“虚”)像.
连线题
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也是我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探究技能之一.那么你在像小明这样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F”时,你能看到的是
e
e
(从图中a到f中选1个).
为了防盗,居民在自家的大门上装上了“猫眼”,“猫眼”的作用是使室内的人能看清室外的人,而室外的人无法看清室内的人.“猫眼”是什么光学元件,它的原理是什么?
第一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535
12537
12539
12548
12549
12550
12551
12552
12553
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