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1甲所示,小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30cm,接着把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30cm
30cm
.
(2)实验时,小华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
(3)如图2所示的情景表明,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影响像的倒正.
答案
30cm
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解:(1)在白纸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cm.
(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3)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距离凸透镜较远.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此时物体距离凸透镜较近.
由此可知,凸透镜成像的倒正应该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严格的说成像的倒正情况取决于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故答案为:(1)30cm.
(2)使烛焰清晰的像能承接在光屏的中心.
(3)物距与焦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