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婷婷学校正在建造综合大楼,工地上的升降机频繁地将建筑材料运往高处,仔细观察升降机的主要构造,发现其关键装置是滑轮组,滑轮组的效率有多高呢?婷婷利用学习的实验室,与其它小组成员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物理量 |
l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57% |
83% |
(1)实验原理是:
.
(2)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在实验操作中
竖直向上匀速
竖直向上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
(4)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甲
甲
图做的实验.
(5)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
(6)比较实验次数
1、3
1、3
可得结论:使用同一套滑轮组,增大钩码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
摩擦和绳子的重力
摩擦和绳子的重力
.
答案
2.4
57%
竖直向上匀速
甲
越低
1、3
摩擦和绳子的重力
解:(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故实验的原理为η=
.
(2)第二次的效率η=
=
≈57%,
第三次η=
=
=83%,解得F≈2.4N.
(3)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这样示数才会稳定,所读出的数值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4)由实验1、3的数据可知,s=0.3m,h=0.1m,所以n=
=
=3,结合图可知是用甲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
实验2的数据可知,s=0.5m,h=0.1m,所以n=
=
=5,结合图可知是用乙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
(5)实验1和实验2比较,动滑轮个数增加,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总功增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减小,机械效率降低.由此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6)实验1和实验3,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相同;提起的钩码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大,由此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的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及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有关.
故答案为:(1)η=
;(2)57%;2.4;(3)竖直向上匀速;(4)甲;(5)越低;(6)1、3;(7)摩擦和绳子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