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回顾初中物理我们还学到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关于这些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是利用了模型法
B.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通过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这是运用了放大法
C.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采用了实验法
D.由电生磁联想到磁能否生电,采用的是逆向思考法
答案
C
解:A、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是利用了模型法,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通过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这是运用了放大法,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单是实验,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电生磁联想到磁能否生电,采用的是逆向思考法,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物理学方法;二力平衡的概念.
掌握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A、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人们引入了磁感线,利用了模型法;光线的引入也属于模型法;
B、把不易察觉的现象通过放大的方法,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这是放大法;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
D、由电能够生磁,法拉第想到了磁能否生电,通过实验得出了电磁感应现象,采用的是逆向思维.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方法的掌握,在物理探究中用的方法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比值定义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归纳法、类比法、比较法等,要注意掌握并与所学的知识结合.
其他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10·龙岩)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
(2013·滨海县二模)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二力平衡,正确的是( )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a)在光滑地板上匀速滚动的小球;(b)正在下落的石块;(c)天花板下的电灯;(d)用力推物体、推不动.属两力平衡的是( )
(2010·宿迁)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不考虑
不考虑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旋转
旋转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或读数误差)
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或读数误差)
(答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