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把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按照一定的规则放置:“在同一平面内将直角顶点叠合”.
(1)图1是一种放置位置及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D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EC.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结论中不含未标识的字母),并说明理由;
(2)图2也是一种放置位置及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A、C、D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连接EC并延长与BD交于点F.请找出线段BD和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请你:
①画出一个符合放置规则且不同于图1和图2所放位置的几何图形;
②写出你所画几何图形中线段BD和EC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③上面第②题中的结论在按照规则放置所抽象出的几何图形中都存在吗?
已知△ABC,分别以AB、AC为边作△ABD和△ACE,且AD=AB,AC=AE,∠DAB=∠CAE,连接DC与BE,G、F分别是DC与BE的中点.
(1)如图1,若∠DAB=60°,则∠AFG=
60°
60°
;如图2,若∠DAB=90°,则∠AFG=
45°
45°
;
(2)如图3,若∠DAB=α,试探究∠AFG与α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果∠ACB为锐角,AB≠AC,∠BAC≠90°,点M在线段BC上运动,连接AM,以AM为一边以点A为直角顶点,且在AM的右侧作等腰直角△AMN,连接NC;试探究:若NC⊥BC(点C、M重合除外),则∠ACB等于多少度?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画图不写作法)
如图,已知AB=DC,AC=DB,那么OB=OC吗,为什么?
已知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连接AB、DC,E为OB的中点,F为OC的中点,连接EF(如图所示).
(1)添加条件∠A=∠D,∠OEF=∠OFE,求证:AB=DC.
(2)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DC”记为③,
若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另一个命题,则该命题是
假
假
命题
(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不必证明).
(1)填空:把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已知:如图1,BC∥EF,AB=DE,BC=EF,试说明∠C=∠F.
解:∵BC∥EF(已知)
∴∠ABC=
∠E
∠E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在△ABC与△DEF中
∴△ABC≌△DEF(
SAS
SAS
)
∴∠C=∠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2)如图2,A、B、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交BC于F,CE分别交BD、AD于G、H,请在图中找出三对全等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
(1)若∠CAE=30°,求∠ACF度数;
(2)求证:AB=CE+BF.
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公共顶点A,将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
(1)发现与证明:
发现:①当E点旋转到D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ABE与△ADG的面积关系是:
相等
相等
.
②当E点旋转到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E与△ADG的面积关系是:
相等
相等
.
证明:请你选择上述两个发现中的任意一个加以证明,选择①、②证明的满分分别为4分和6分.(注意:证明前要注明选择了哪一个发现)
(2)引申与运用:
引申:当正方形AEFG旋转任意一个角度时(如图3),△ABE与△ADG的面积关系是:
相等
相等
.
运用:已知△ABC,AB=5cm,BC=3cm,分别以AB、BC、CA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如图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的最大值是
22.5
22.5
cm
2
.
证明:我选择
②
②
进行证明.
如图,在Rt△ABC中,∠CAB=90°,AB=AC,直线DE过点A,CD⊥DE,BE⊥DE,CD=4,BE=3,求DE的长.
如图,已知A、B、C、D在一条直线上,AC=BD,BE=C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说明AE∥DF?如果能,请给出说明过程;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E∥DF成立,并给出说明过程.
①AE=DF;
②AB=DC;
③∠ABE=∠DCF.
如图,已知AD=AB,AC=AE,∠DAB=∠EAC=90°,连接DC、BE
(1)请说明DC=BE的理由;
(2)请说出线段DC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47830
947833
947835
947836
947839
947841
947843
947845
947846
94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