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CD,延长线段CB到E,使BE=AD,连接AE、AC.
(1)△ABE与△CDA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DAC=40°,求∠EAC的度数.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梯形内一点,ED⊥AD于D,DE的延长线交BC于F,∠EBC=
∠EDC,∠ECB=45°.
(1)求证:BE=CD;
(2)若DC=4,∠DCB=60°,求DE的长.
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E是C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F.
(1)△BCE和△FDE全等吗?为什么?
(2)连接BD,CF,则△BDE和△FCE全等吗?为什么?
(3)BD与C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已知在△ABC中,∠ACB=90°,AC=BC,点D是边AB上一点,AE⊥AB,且AE=BD,DE与AC相交于点F.
(1)若点D是AB的中点(如图1),试判断△CD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D不是AB的中点(如图2),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一定成立,请加以证明;如果不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AD=AC,那么△AEF是
等腰
等腰
三角形.
如图1,在△ABC,∠A=45°,延长CB至D,使得BD=BC.
(1)若∠ACB=90°,求证:BD=AC;
(2)如图2,分别过点D和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CF;
(3)如图3,若将(1)中“∠ACB=90°”改为“∠ACB=m°,并在AB延长线上取点G,使得∠1=∠A”.试探究线段AC、DG的数量与位置关系.
小明课余时间拿数学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在课桌上转动,如图所示,当过A点作AE⊥EF,过B点作BF⊥EF时.
(1)小明发现:∠EAC=∠BCF,请你说明理由;
(2)小明还发现:EF=AE+BF,请你说明理由.
把两个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D在BC上,连接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试判断AF和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后一个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求证:△ABE≌△ACD
(2)试猜想DC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于E,且△BDE的周长为10cm,求AB的长.
如图,在等腰直角Rt△ABC中,O是斜边AC的中点,P是斜边AC上的一个动点,D为BC上的一点,且PB=PD,DE⊥AC,垂足为E.
(1)试论证PE与BO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2)设AC=2,AP=x,四边形PBDE的面积为y,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第一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47754
947755
947756
947757
947758
947759
947760
947761
947763
94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