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和△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BM交于点P,由△BCM≌△NCA,易证结论:①BM=AN.
(1)请写出除①外的两个结论:
∠MBC=∠ANC
∠MBC=∠ANC
∠BMC=∠NAC
∠BMC=∠NAC
;
(2)求出图1中AN和BM相交所得最大角的度数
120°
120°
;
(3)将△ACM绕C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点落在BC上,请对照原题图形在图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4)探究图2中AN和BM相交所得的最大角的度数有无变化
不变
不变
(填变化或不变);
(5)在(3)所得到的图形2中,请探究“AN=BM”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AE=CD;
(2)若M,N分别是AE,CD的中点,试判断△B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在△ABC中,已知AB=BC=CA=4cm,AD⊥BC于D.点P、Q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其中点
P沿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Q沿CA、A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每秒2cm,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x秒.
(1)求当x为何值时,PQ⊥AC,当x为何值时,PQ⊥AB.
(2)设△PQD的面积为y(cm
2
),当0<x<2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0<x<2时,求证:AD平分△PQD的面积.
如图,△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
①当MN∥BC时,求证:MN=BM+CN;
②当MN与BC不平行时,则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③若点M、N分别是射线AB、CA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在图③中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接CQ.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试说明△ABP经过怎样变换可得到△CBQ.
如图,已知∠ABC=90°,△ABE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B不重合),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连接QE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F.
(1)如图,当BP=BA时,∠EBF=
30
30
°,猜想∠QFC=
60
60
°;
(2)如图,当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时,猜想∠QFC的度数,并加以证明.
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中点,过C作CE∥AB,且AE⊥CE,求证:BD=AE.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点P,过点P作三边AB、AC、BC的平行线分别交AC、BC、AB于F、G、E,如图①,点P在BC边上可得PE+PF+PG=BC.当点P在△ABC内部时(如图②),点P在△ABC外部时如图③,这两种情况下是否还存在PE+PF+PG=BC的结论?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那么PE、PF、PG与BC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E和△BCF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E、F都在矩形外.
(1)求证:△ABF≌△EBF;
(2)求∠AGE的度数.
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
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第一页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20303
1320317
1320339
1320352
1320357
1320366
1320368
1320370
1320376
132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