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等腰△ABC中,AB=AC,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21和12两部分,求此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如图,△ABC中,AB=AC,AM是BC边上的中线,点N在AM上,求证:NB=NC.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O是底边BC的中点,OD⊥AB,OE⊥AC,垂足分别为D、E.求证:OD=OE.
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O,AB∥DC,AB=BC,∠D=40°,∠ACB=35°,则∠AOD=
75°
75°
.
如图1,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AB、AC为底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ABD和ACE,且AD⊥AC,AB⊥AE,DE和AB相交于F.试探究线段FD、FE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说明: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图2、3中选取一个,并分别补充条件∠CAB=45°、∠CAB=30°后,再完成你的证明.
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交AB于点E,PF∥AB交BC于点D,交AC于点F.
(1)如图1,若点P在BC边上,∥此时PD=0,猜想并写出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2)如图2,当点P在△ABC内,猜想并写出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3,当点P在△ABC外,猜想并写出PD、PE、PF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
求证:AE=AF.
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BD上一点,AE的延长线交CD于F,交BC的延长线于G,M是
FG的中点.
(1)求证:①∠1=∠2;②EC⊥MC.
(2)试问当∠1等于多少度时,△ECG为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边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1)求证:DE=DF;
(2)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得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这个条件是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如图,梯形ABCD中,AB∥CD,∠ABC=90°,AD=DC+AB,DE=DC,F为BC中点.
(1)证明:①∠CEB=90°,②
EF=
1
2
BC
;
(2)除几何性质①、②外,你还能发现哪些几何性质?请你选择其中两条进行证明.
第一页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14250
1314253
1314255
1314257
1314259
1314261
1314264
1314266
1314269
13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