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2·乐山模拟)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慧拿来一道题(原问题)和小东、小明交流.
原问题:如图1,已知△ABC,∠ACB=90°,∠ABC=45°,分别以AB、BC为边向外作△ABD与△BCE,且DA=DB,EB=EC,∠ADB=∠BEC=90°,连接DE交AB于点F.探究线段DF与EF的数量关系.
小慧同学的思路是:过点D作DG⊥AB于G,构造全等三角形,通过推理使问题得解.
小东同学说:我做过一道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ABC=30°,∠ADB=∠BEC=60度.
小明同学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一个猜想,我们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况.
请你参考小慧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这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1)写出原问题中DF与E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ABC=30°,∠ADB=∠BEC=60°,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如图3,若∠ADB=∠BEC=2∠ABC,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已知:如图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边上的点,且AE⊥EF,BE=2.
(1)求EC:CF的值;
(2)延长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图2),试判断AE与E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4,等腰直角三角板OEF的直角边OE、OF分别在OA、OC上,且OE=2.将三角板OEF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OE
1
F
1
的位置,旋转角为α,连接CF
1
、AE
1
.
(1)请在图2中画出三夹板OEF逆时针旋转90°时的图形,并直接判断此时△OAE
1
与△OCF
1
是否全等.
(2)当0°<α<90°时,∠OAE
1
与∠OCF
1
是否总有上述关系并加以证明;
(3)若三角板OEF绕O点逆时针旋转一周,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得OE
1
∥CF
1
?若存在,请求出旋转角α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①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ABC和△DEF,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
(1)当△DEF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E),C,D在同一直线上时,AF与CD的数量关系是
AF=CD
AF=CD
;
(2)当△DEF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如图1,在△ABC中,∠A=36°,AB=AC,∠ABC的平分线BE交AC于E.
(1)求证:AE=BC;
(2)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B于F,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0°<α<144°)得到△AE′F′,连结CE′、BF′,求证:CE′=BF′.
如图,已知在Rt△ABC,AB=AC,∠BAC=90°,AN是过点A的任一条直线,BD⊥AN于D,CE⊥AN
于E.
(1)求证:DE=BD-CE;
(2)如将直线AN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它不经过△ABC的内部,再作BD⊥AN于D,CE⊥AN于E,那么DE、DB、CE之间还存在等量关系吗?如存在,请证明你的结论.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5,DC=7,AB=1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D→DC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A向A运动.当点P到达终点,运动即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梯形ABCD的面积是
40
40
.
(2)若四边形PQBC恰好是直角梯形,求此时t的值.
如图,E是等腰梯形ABCD底边AB上的中点,求证:DE=CE.
正方形ABCD中,∠DAF=35°,AF交对角线BD于E,交CD于F,
(1)说明AE=EC;
(2)求∠BEC的度数.
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对角线AC,BD上,且CE=BF,连接AF,BE,并延长AF交BE于点G,
求证:AG⊥EB.
第一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68429
968430
968431
968432
968433
968434
968435
968436
968437
96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