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5cm,另一边为6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10cm和5cm,那么它的周长为( )
小芳要画一个有两边长分别为4cm和7cm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中一边长为7cm,则底边长为( )
等腰三角形中,一边与另一边之比为3:2,该三角形周长为56,求腰长是多少?
已知:a、b、c满足
(a-
8
)
2
+
b-5
+|c-3
2
|=0
求:(1)a、b、c的值;
(2)试问以a、b、c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2x+3y=18-n
4x-y=5n+1
.
(1)若x-y=
3
2
,求n的值;
(2)若n为正整数,请问是否存在三角形,使得x、y、n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若存在,求他的三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一直线交AB、AC于E、F.且BE=EO.
(1)说明OF与CF的大小关系;
(2)设△ABC的周长比△AEF的周长大12cm,O到AB的距离为4cm,求△OBC的面积.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池塘两侧,池塘左边有一水房D,在DB中点C处有一棵百年古槐,小明从A点出发,沿AC一直向前走到点E(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
CE=CA,然后他测量出点E到水房D的距离,则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1)如果小明恰好未带测量工具,但他知道水房和古槐到A点的距离分别是140m和100m,他能不能确定AB的长度范围?
(2)在(1)题的解题过程中,你找到“已知三角形一边和另一边上中线,求第三边的长度范围”的方法了吗?如果找到了,请解决下列问题:在△ABC中,AC=5,中线AD=7,画图并确定AB边的长度范围.
第一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94549
1294551
1294553
1294555
1294557
1294559
1294562
1294564
1294565
129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