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0·杭州)已知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求它们的面积的比值.
(2012·石家庄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PA=
5
,PB=
2
,PC=1,求∠BPC的度数.
小明同学的想法是:已知条件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在一起,于是他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了△BP′A(如图2),然后连接PP′.
请你参考小明同学的思路,解决下列问题:
(1)图2中∠BPC的度数为
135°
135°
;
(2)如图3,若在正六边形ABCDEF内有一点P,且PA=
2
13
,PB=4,PC=2,则∠BPC的度数为
120°
120°
,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
2
7
2
7
.
(2012·潮阳区模拟)阅读材料并解答问题:
与正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正三角形的内切圆,与正四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正四边形的内切圆,…,与正n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正n边形的内切圆,设正n(n≥3)边形的面积为S
正n边形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试探索正n边形的面积.(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如图①,当n=3时,设AB切圆O于点C,连接OC,OA,OB,∴OC⊥AB,OA=OB,∴
∠AOC=
1
2
AOB
,AB=2BC.
在Rt△AOC中,∵
∠AOC=
1
2
·
360°
3
=60°
,OC=r,∴AC=r·tan60°,AB=2r·tan60°,∴
S
△OAB
=
1
2
·r·2rtan60°=
r
2
tan60°
,∴S
正三角形
=3S
△OAB
=3r
2
·tan60°.
(1)如图②,当n=4时,仿照(1)中的方法和过程可求得:S
正四边形
=
4r
2
·tan45°
4r
2
·tan45°
;
(2)如图③,当n=5时,仿照(1)中的方法和过程求S
正五边形
;
(3)如图④,根据以上探索过程,请直接写出S
正n边形
=
nr
2
·tan
180°
n
nr
2
·tan
180°
n
.
(2011·张家口一模)(1)已知:如图1,△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点P为
BC
上一动点,求证:PA=PB+PC.
下面给出一种证明方法,你可以按这一方法补全证明过程,也可以选择另外的证明方法.
证明:在AP上截取AE=CP,连接BE
∵△ABC是正三角形
∴AB=CB
∵∠1和∠2的同弧圆周角
∴∠1=∠2
∴△ABE≌△CBP
(2)如图2,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正方形,点P为
BC
上一动点,求证:PA=PC+
2
PB.
(3)如图3,六边形ABCDEF是⊙O的内接正六边形,点P为
BC
上一动点,请探究PA、PB、PC三者之间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2011·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
我们将能完全覆盖平面图形的最小圆称为该平面图形的最小覆盖圆.
例如:线段AB的最小覆盖圆就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
操作探究:
(1)如图1:已知线段AB与其外一点C,作过A、B、C三点的最小覆盖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的最小覆盖圆的半径是
2
2
2
2
cm;
如图2,边长为1cm的两个正方形并列在一起,则其最小覆盖圆的半径是
5
2
5
2
cm;
如图3,半径为1cm的两个圆外切,则其最小覆盖圆的半径是
2
2
cm.
联想拓展:
⊙O
1
的半径为8,⊙O
2
,⊙O
3
的半径均为5.
(1)当⊙O
1
、⊙O
2
、⊙O
3
两两外切时(如图4),则其最小覆盖圆的半径是
40
3
40
3
;
(2)当⊙O
1
、⊙O
2
、⊙O
3
两两相切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则其最小覆盖圆的半径是
13
13
,并作出示意图.
(2011·江西模拟)课题:探究能拼成正多边形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实验:
(1)如图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60°,现将六个这样的三角形(设面积为S
6
)拼成一个六边形,由于大六边形三个角都是∠B+∠C=120°,所以由a边围成了一个大的正六边形,其面积可计算出为
3
3
2
a
2
3
3
2
a
2
;由于所围成的小六边形的边长都是
b-c
b-c
,其面积为
3
3
2
(b-c)
2
3
3
2
(b-c)
2
,由此可得S
6
=
3
4
[a
2
-(b-c)
2
]
3
4
[a
2
-(b-c)
2
]
.
(2)如图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120°,试用这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三角形(设面积为S
3
),先画出这个正三角形,再推出S
3
的计算公式;
推广:
(3)对于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当∠A取什么值时,能拼成一个任意正n边形吗?如果能,试写出∠A和三角形的面积S
n
的表达式;如果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0·鼓楼区二模)如图,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正n边形与圆的形状有差异,我们将正n边形与圆的接近程度称为“接近度”、在研究“接近度”时,应保证相似图形的“接近度”相等、
(1)设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为m°,将正n边形的“接近度”定义为|180-m|、于是,|180-m|越小,该正n边形就越接近于圆,
①若n=20,则该正n边形的“接近度”等于
18
18
;
②当“接近度”等于
0
0
时,正n边形就成了圆.
(2)设一个正n边形的半径(即正n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边心距(即正n边形的中心到各边的距离)为r,将正n边形的“接近度”定义为|R-r|,于是|R-r|越小,正n边形就越接近于圆;你认为这种说
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给出正n边形“接近度”的一个合理定义.
(2008·石景山区一模)如图①: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M、N分别是BC和CD中点,AM与BN交于点P,
(1)请你用几何变换的观点写出△BCN是△ABM经过什么几何变换得来的;
(2)观察图①,图中是否存在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与△APB的面积相等?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3)如图②: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M、N分别是CD和DE的中点,AM与BN交于点P,问:你在(2)中所得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结论并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007·甘井子区模拟)如图①、②、③,正三角形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分别是⊙O的内接三角形、内接四边形、内接五边形,点M、N分别从点B、C开始,以相同的速度中⊙O上逆时针运动.
(1)求图①中∠APB的度数;
(2)图②中,∠APB的度数是
90°
90°
,图③中∠APB的度数是
72°
72°
;
(3)根据前面探索,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正n边形情况?若能,写出推广问题和结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如图,EF是⊙O的直径,请仅用尺规作出该圆的内接正方形ABCD,要求所作正方形的一组对边AD、BC垂直于EF.(见示意图;不写作法,但须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EA、EB,求出∠EAD、∠EBC的度数.
第一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22017
1222019
1222022
1222024
1222026
1222028
1222030
1222032
1222035
12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