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与BD垂直相交于O,MN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DBC=30°,求证:AC=MN.
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把梯形ABCD折叠成一个矩形EFNM(图中EF,FN,EM为折痕),使得点A与B、C与D分别重合于一点.请问,线段EF的位置如何确定;通过这种图形变化,你能看出哪些定理或公式(至少三个)?证明你的所有结论.
梯形ABCD中,AD∥BC,腰AB、CD的中点连线EF=5,且AD=3,则BC=
7
7
.
已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中位线长为8cm,则它的面积为
64
64
cm
2
.
如图,等腰梯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下底的夹角为45°,中位线长为8,则梯形的面积为
64
64
.
若梯形中位线被它的两条对角线分成三等分,则梯形的两底之比为
1:2
1:2
.
直角梯形的中位线长为a,一腰长为b,且此腰与底所成的角为60°,则这个梯形的面积为
3
2
ab
3
2
ab
.
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是中位线,对角线BD、AC分别与EF相交于G、H,若GH:BC=1:3,则AD:BC的值是
1:3
1:3
.
用四条线段a=14,b=13,c=9,d=7.作为四条边构成一个梯形,则在所构成的梯形中,中位线长的最大值是
10.5
10.5
.
(2012·滨州)我们知道“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类似的,我们把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EF就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通过观察、测量,猜想EF和AD、BC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一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89632
1289641
1289647
1289652
1289656
1289661
1289665
1289671
1289676
128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