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直线y=2x+4与x轴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A,点D是直线AE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以AD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正方形ABCD.
(1)若AD=AE,试求点B的坐标;
(2)若点B、D恰好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上,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A(1,0),B(3,1),C(3,3),反比例函数
y=
m
x
(x>0)
的图象经过点D,点P是一次函数y=kx+3-3k(k≠0)的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公共点
①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②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函数y=kx+3-3k(k≠0)的图象一定过点C;
③对于一次函数y=kx+3-kx(k≠0)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确定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不必写过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3
4
x+6
与x、y轴分别交于点A,点B,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y=
k
x
(1)求出线段AB的长;
(2)在双曲线第四象限的分支上存在一点C,使得CB⊥AB,且CB=AB,求k的值;
(3)在(1)(2)的条件下,连接AC,点D为BC的中点,过D作AC的垂线EF,交AC于E,交直线AB于F,连AD,若点P为射线AD上的一动点,连接PC、PF,当点P在射线AD上运动时,PF
2
-PC
2
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求出其范围;若不变,请证明并求出定值.
如图,点P为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函数y=
1
x
的图象于点A,交函数y=
4
x
的图象于点B,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交y=
1
x
于点C,连接AC.
(1)当点P的坐标为(1,0)时,求△ABC的面积;
(2)当点P的坐标为(1,0)时,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A、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QA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请你连接QA和OC,当点P的坐标为(t,O)时,△ABC的面积是否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O为坐标原点,一次函数的图象y
1
=kx+b与反比例函数
y
2
=
n
x
的图象交于点A(1,5)和点B(m,1).
(1)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根据图象判断,当不等式y
1
≥y
2
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连接OB,求△OAB的面积.
如图,已知直线y=
1
2
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双曲线y=
m
x
交于点C,CD⊥x轴,垂足为D,S
△ACD
=9.求:
(1)双曲线的解析式;
(2)在双曲线上有一点E,使得△EOC为以点O为顶角的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如图1,已知C、D是双曲线
y=
m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两点,直线CD分别交x轴、y轴于A、B,CG⊥x轴于G,DH⊥x轴于H,
OG
GC
=
DH
OH
=
1
4
,OC=
17
.
(1)求m的值和D点的坐标;
(2)在双曲线第一象限内的分支上是否有一点P,使得S
△POC
=S
△POD
?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K是双曲线
y=
m
x
在第三象限内的分支上的一动点,过点K作KM⊥y轴于M,OE平分∠KOA,KE⊥OE,KE交y轴于N,直线ME交x轴于F,①
O
F
2
+M
N
2
O
N
2
,②
OF+MN
ON
,有一个为定值,请你选择正确结论并求出这个定值.
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
y=
k
x
(x>0)
的图象交于点A(4,2),与x轴交于点B.
(1)求k的值及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1,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y=
k
x
(x>0)
的图象交于点C,连OC,若S
△AOC
=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2,过点B作BM⊥OB交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于点M,点N为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一点,∠ABM=∠BAN,求直线AN的解析式;
(3)如图3,点E在x轴上,点F在y轴上,OE=BF,EF交AB于点G,∠AGE=45°,求点G的坐标.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A(-2,0)、B(6,0),D(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
(1)求点C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使点B恰好落在双曲线上,求m的值.
第一页
上一页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50052
1150054
1150056
1150058
1150060
1150062
1150064
1150066
1150069
1150071